分业向混业转变过程中的金融监管
1 导言 | 第1-1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对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研究 | 第12-13页 |
·向混业经营转变中的金融监管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因与过程 | 第18-26页 |
·对分业经营的反思 | 第18-19页 |
·对“利益冲突论”的反驳 | 第18-19页 |
·“利益集团冲突论”的出现 | 第19页 |
·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因 | 第19-23页 |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发生转变的内部动力 | 第19-22页 |
·激烈的竞争是发生转变的外部压力 | 第22-23页 |
·技术进步为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23页 |
·发达国家金融业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过程 | 第23-25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英国 | 第24页 |
·日本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转变中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及其理论分析 | 第26-34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 第26-28页 |
·转变中的金融机构创新行为 | 第26-27页 |
·金融创新的后果 | 第27-28页 |
·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动态博弈 | 第28-31页 |
·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 | 第31-33页 |
·偏重于稳定目标下的监管 | 第31页 |
·稳定与效益并重下的监管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4 转变中金融监管的特征分析 | 第34-44页 |
·监管目标的变化 | 第34-35页 |
·转变前的监管目标 | 第34-35页 |
·转变中的监管目标 | 第35页 |
·监管体制的变化 | 第35-39页 |
·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 第36-37页 |
·多头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 | 第37-39页 |
·监管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 第39-42页 |
·由合规性监管向审慎性监管转变 | 第40页 |
·强调外部监管的同时,重视金融机构自律监管 | 第40-41页 |
·市场纪律 | 第41-42页 |
·不同阶段的金融监管比较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5 中国向混业经营转变中的金融监管初探 | 第44-56页 |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向混业转变的趋势 | 第44-49页 |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之路 | 第44-45页 |
·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现状 | 第45-47页 |
·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因 | 第47-49页 |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与问题 | 第49-51页 |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 | 第49-50页 |
·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的变革 | 第51-55页 |
·金融监管理念和目标的转变 | 第51-52页 |
·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 第52-53页 |
·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变 | 第53-54页 |
·监管内容的转变 | 第54页 |
·监管方法的转变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