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第14-18页 |
·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4页 |
·现代医学对痤疮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14-15页 |
·皮脂腺与内分泌 | 第15-16页 |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治疗 | 第16-18页 |
2.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第18-23页 |
·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18-19页 |
·痤疮的中医治疗 | 第19-21页 |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 | 第21-23页 |
3.中药拆方研究的概况 | 第23-26页 |
·中药拆方研究的目的 | 第23-24页 |
·中药拆方研究的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6-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饲养环境 | 第26页 |
·饲料 | 第26页 |
·药物及制备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动物分组 | 第27页 |
·模型 | 第27页 |
·动物用药 | 第27页 |
·标本采集 | 第27页 |
·指标观测及方法 | 第27-28页 |
3.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 第28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5.实验结果 | 第28-35页 |
·不同组别金黄地鼠体重增长情况(单位:g) | 第28-29页 |
·药物对金黄地鼠腹部皮脂腺斑大小(D_T×D_L)的影响(单位:mm~2) | 第29-33页 |
·药物对金黄地鼠腹部皮脂腺斑组织学的影响 | 第33-34页 |
·药物对金黄地鼠睾丸系数的影响(睾丸系数=睾丸重量/动物体重*100%)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40页 |
1.痤疮灵颗粒的拆方 | 第35-37页 |
·拆方方法 | 第35页 |
·组方特点及拆方依据 | 第35-36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6-37页 |
2.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37页 |
3.实验指标选择依据 | 第37-38页 |
·皮脂腺斑大小、皮脂腺的厚度及松散度 | 第37-38页 |
·睾丸系数 | 第38页 |
4.阳性对照组的选择 | 第38页 |
5.痤疮灵颗粒及其拆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抑制作用 | 第38-40页 |
第四部分 评价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1 附图 | 第46-48页 |
附录2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