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仿真应用开发助手研究与实现
图目录 | 第1-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FEDEP及其自动化工具体系简介 | 第13页 |
1.1.3 HLA开发环境及扩展简述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HLA仿真系统开发背景 | 第17-24页 |
2.1 HLA标准 | 第17-19页 |
2.1.1 HLA规则(Rules) | 第18页 |
2.1.2 HLA接口规范(IS) | 第18页 |
2.1.3 HLA对象模型模板(OMT) | 第18-19页 |
2.1.4 HLA与面向对象概念的关系 | 第19页 |
2.2 联盟开发和执行过程 | 第19-22页 |
2.2.1 FEDEP关键步骤 | 第20-21页 |
2.2.2 FEDEP工具体系 | 第21-22页 |
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2.3.1 接口编码的问题 | 第22页 |
2.3.2 回调函数编码的问题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HLA应用开发助手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24-47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2 开发环境研究 | 第25-41页 |
3.2.1 集成开发环境分析 | 第25-26页 |
3.2.2 VC开发环境对象模型 | 第26-29页 |
3.2.3 VC开发环境扩展方式分析 | 第29-33页 |
3.2.4 VC开发环境扩展方式对比 | 第33-34页 |
3.2.5 深入VC外挂插件模型 | 第34-38页 |
3.2.6 基于VC外挂插件模型的扩展 | 第38-41页 |
3.3 方案扩展性研究 | 第41-43页 |
3.3.1 数据独立 | 第41-42页 |
3.3.2 数据格式化 | 第42-43页 |
3.4 其他关键因素对方案的影响 | 第43页 |
3.4.1 选用的开发语言 | 第43页 |
3.4.2 易用性研究 | 第43页 |
3.5 整体结构研究 | 第43-46页 |
3.5.1 用例设计 | 第43-44页 |
3.5.2 模块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3.5.3 静态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HLAHELPER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63页 |
4.1 接口模块的设计 | 第47-49页 |
4.2 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49-58页 |
4.2.1 CCommands的静态结构 | 第50-51页 |
4.2.2 扩展命令 | 第51-53页 |
4.2.3 挂接IDE环境事件 | 第53-54页 |
4.2.4 特殊事件:文档窗口激活事件 | 第54-56页 |
4.2.5 特殊事件:文档编辑事件 | 第56-57页 |
4.2.6 CWrapperWnd静态结构 | 第57-58页 |
4.3 数据模块的设计 | 第58-61页 |
4.3.1 HLA数据部分 | 第58-60页 |
4.3.2 HLA工程数据部分 | 第60页 |
4.3.3 XML解析器 | 第60-61页 |
4.4 界面模块的设计 | 第61-62页 |
4.4.1 HLA接口列表窗口 | 第61-62页 |
4.4.2 提示信息窗口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HLAHELPER测试与应用 | 第63-68页 |
5.1 软件测评 | 第63-66页 |
5.1.1 功能性测试 | 第63-65页 |
5.1.2 可靠性测试 | 第65-66页 |
5.2 软件的实际应用 | 第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A HLAHELPER数据文件的结构说明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