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油画个性化意识--20世纪中西油画艺术比较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课题背景 | 第7页 |
|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本文结构 | 第9-10页 |
| 第二章 中西方艺术差异比较 | 第10-20页 |
| ·工业社会的西方绘画艺术 | 第10-13页 |
| ·农业社会的中国油画艺术 | 第13-16页 |
| ·绘画艺术不是军事交接 | 第16-18页 |
| ·母语流失—中国油画的‘基本语境’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油画语言需要个性化 | 第20-28页 |
| ·油画语言 | 第20页 |
| ·方言化意识 | 第20-22页 |
| ·语言学的方言概述 | 第21页 |
| ·时间方言 | 第21页 |
| ·地域方言 | 第21页 |
| ·社会方言 | 第21-22页 |
| ·标准方言 | 第22页 |
| ·个人方言 | 第22页 |
| ·创作中方言化意识的具体体现 | 第22-25页 |
| ·罗中立作品分析 | 第22-23页 |
| ·韦尔申作品分析 | 第23-24页 |
| ·宫立龙作品分析 | 第24页 |
| ·段正渠作品分析 | 第24-25页 |
| ·自我内化意识的介入 | 第25-28页 |
| ·高更作品分析 | 第25页 |
| ·弗瑞达·卡洛作品分析 | 第25-26页 |
| ·夏加尔作品分析 | 第26页 |
| ·申玲作品分析 | 第26-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