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概述第8-30页
 §1.1 关于气相色谱第8-16页
  1.1.1 气相色谱的发展第8-9页
  1.1.2 气相色谱仪简介第9-10页
  1.1.3 如何评价色谱柱的性能第10-12页
   1.1.3.1 毛细管柱活性的考查第11页
   1.1.3.2 毛细管柱热稳定性的考查第11页
   1.1.3.3 柱效率第11-12页
   1.1.3.4 极性的评价第12页
  1.1.4 固定相的进展第12-16页
   1.1.4.1 传统固定相第13-14页
   1.1.4.2 选择性固定相第14-16页
 §1.2 传统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过程第16-22页
  1.2.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预处理第16-17页
   1.2.1.1 粗糙化第17页
   1.2.1.2 去活第17页
  1.2.2 固定相的涂渍第17-19页
  1.2.3 固定相固载化的方法第19-21页
  1.2.4 传统制柱法的缺陷小结第21-22页
 §1.3 溶胶-凝胶技术简介第22-24页
  1.3.1 在固相微萃取方面的应用第23页
  1.3.2 在气相色谱方面的应用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30页
第二章 溶胶-凝胶法的制柱原理第30-38页
 §2.1 溶胶-凝胶化学过程第30-31页
 §2.2 毛细管柱的材料及相关介绍第31-33页
  2.2.1 石英玻璃的结构第31页
  2.2.2 毛细管的内壁表面第31-32页
  2.2.3 硅羟基的活性第32-33页
 §2.3 溶胶-凝胶法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原理第33-34页
 §2.4 溶胶-凝胶法制备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过程第34-35页
  2.4.1 石英毛细管的清洗与干燥第34页
  2.4.2 溶胶溶液的配制第34页
  2.4.3 涂渍固定相及柱的老化第34-35页
 §2.5 制柱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三章 新型溶胶-凝胶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和测试第38-66页
 §3.1 耐高温三乙醇胺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作和测评第38-42页
  3.1.1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1.1.1 主要仪器和药品第38页
   3.1.1.2 毛细管色谱柱的制作第38-39页
  3.1.2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3.1.2.1 几类化合物的分离第39-41页
   3.1.2.2 固定相的极性第41页
   3.1.2.3 色谱柱的重复性第41页
   3.1.2.4 色谱柱中固定相的结构第41-42页
  3.1.3 结论第42页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端羟基β-氰乙基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毛细管柱第42-48页
  3.2.1 实验部分第42-43页
   3.2.1.1 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3.2.1.2 溶胶溶液的配制第43页
   3.2.1.3 涂渍固定相及柱的老化第43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3.2.2.1 柱分离性能的考查第43-46页
   3.2.2.2 柱的热稳定性第46-47页
   3.2.2.3 毛细管柱的极性考查第47-48页
  3.2.3 结论第48页
 §3.3 2,6-二丁基-β-环糊精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第48-53页
  3.3.1 实验部分第48-49页
   3.3.1.1 主要仪器和药品第48-49页
   3.3.1.2 2,6-二丁基-β-环糊精的合成第49页
   3.3.1.3 毛细管色谱柱的制作第49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3.3.2.1 对化合物的分离第49-52页
   3.3.2.2 色谱柱中固定相的结构第52-53页
  3.3.3 结语第53页
 §3.4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硬脂酸甘油酯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第53-58页
  3.4.1 实验部分第53-54页
   3.4.1.1 仪器和试剂第53-54页
   3.4.1.2 毛细管柱的制备第54页
  3.4.2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3.4.2.1 毛细管柱的性能考查第54-55页
   3.4.2.2 对化合物的分离能力与讨论第55-58页
  3.4.3 结论第58页
 §3.5 柠檬酸三丁酯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第58-63页
  3.5.1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5.1.1 主要仪器和药品第58-59页
   3.5.1.2 毛细管色谱柱的制作第59页
  3.5.2 结果与讨论第59-63页
   3.5.2.1 毛细管柱的性能考查第59-60页
   3.5.2.2 对化合物的分离能力与讨论第60-63页
   3.5.2.3 固定相结构第63页
  3.5.3 结论第63页
 §3.6 本章总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新型溶胶-凝胶毛细管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第66-78页
 §4.1 溶胶-凝胶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和萘的含量第66-72页
  4.1.1 实验部分第66-69页
   4.1.1.1 仪器与试剂第66-67页
   4.1.1.2 溶胶-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第67页
   4.1.1.3 色谱工作条件第67页
   4.1.1.4 溶液的配置第67页
   4.1.1.5 测定第67-69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69-72页
   4.1.2.1 线性关系第69-70页
   4.1.2.2 精密度第70页
   4.1.2.3 回收率测定第70-71页
   4.1.2.4 样品测定第71-72页
  4.1.3 结论第72页
 §4.2 溶胶-凝胶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的含量第72-77页
  4.2.1 实验部分第72-75页
   4.2.1.1 仪器与试剂第72页
   4.2.1.2 溶胶-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第72页
   4.2.1.3 色谱工作条件第72-73页
   4.2.1.4 溶液的配置第73页
   4.2.1.5 测定第73-75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75-77页
   4.2.2.1 线性关系第75页
   4.2.2.2 精密度第75-76页
   4.2.2.3 回收率测定第76页
   4.2.2.4 含量测定第76-77页
  4.2.3 结论第77页
 §4.3 本章小结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沌密钥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Petri网方法的网络流量分析及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