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研究

目录第1-7页
图表目录第7-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32页
   ·研究对象、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20页
     ·非营利组织概述第12-16页
     ·全球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全球结社革命第16-17页
     ·中国政府治国理念的进步与民间组织的兴起第17-19页
     ·选题意义第19-20页
   ·研究现状与创新第20-26页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论第20-25页
     ·论文可能的创新第25-26页
   ·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章节安排第26-28页
 注释第28-32页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特征:优势、弱势与产权特性第32-46页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第32-35页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优势与弱势第35-41页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优势:从交易费用的视角第35-39页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弱势第39-41页
   ·非营利组织的产权特性及其产权行为效应第41-44页
     ·非营利组织的产权特性第41-42页
     ·非营利组织的产权行为特征及其效应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注释第45-46页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制度与法人产权第46-68页
   ·法人制度的历史渊源与类别第46-49页
     ·法人制度的历史渊源第46-49页
     ·法人制度的类别第49页
   ·非营利法人的类型第49-60页
     ·大陆法系下的"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第49-55页
     ·英美法系下的非营利公司第55-60页
   ·非营利组织的法人产权第60-65页
     ·非营利组织法人财产制度特征第61-62页
     ·会员制非营利组织的法人产权与"社员权"第62页
     ·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的法人产权与"委托权"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注释第66-68页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第68-99页
   ·理论探索第68-77页
     ·"委托权"、"控制权"与"受益权"的分离: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础第68-71页
     ·委托——代理关系: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重心第71-73页
     ·控制权分享基础上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治理模式第73-76页
     ·公共责任为己任:非营利组织治理之本第76-77页
   ·非营利组织的协同治理模型第77-81页
     ·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第77-79页
     ·非营利组织的协同治理模型第79-81页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组织设置与权责安排第81-89页
     ·成员(代表)大会或评议会第81-82页
     ·董(理)事会第82-86页
     ·监察机关第86-87页
     ·执行长第87-89页
   ·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不同体制的比较分析第89-95页
     ·"多元主义"体制——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第89-92页
     ·"法团主义"体制——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第92-94页
     ·国外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的经验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注释第96-99页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的优势激励机制:从广义激励角度的探讨第99-110页
   ·激励理论的局限性第99-101页
   ·广义激励模式:从广义激励观点的思考第101-104页
     ·广义激励的原则第101-102页
     ·广义激励模式第102-104页
   ·非营利组织的优势激励机制第104-107页
     ·非营利组织的动力机制第104-105页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注释第108-110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形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第110-120页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视野下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形态第110-111页
   ·非营利组织治理形态的横向比较分析第111-114页
   ·非营利组织治理形态的纵向比较分析第114-116页
   ·明兹伯格(Mintzberg,H.)的研究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形态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页
 注释第118-120页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选择第120-133页
   ·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类型概述第120页
   ·一国的制度环境与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选择第120-124页
   ·利益相关者与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选择第124-125页
   ·非营利组织的产品与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选择第125-131页
     ·非营利组织产品的特征第126-128页
     ·产品特征与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选择第128-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页
 注释第131-133页
第七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实证分析与思考第133-173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形式与分类第133-137页
     ·中国社会组织基本分类第133-13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形式第134-135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第135-137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实证分析第137-154页
     ·事业单位法人产权制度建设的进程与局限性第137-140页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产权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140-144页
     ·社会团体法人产权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144-148页
     ·基金会法人产权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148-152页
     ·总结: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现存的问题第152-15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的建设思路:从实证分析引出的思考第154-164页
     ·重塑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制度第154-162页
     ·完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第162页
     ·改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第162-16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优化的条件第164-170页
     ·改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政策环境第165-167页
     ·培育适宜公益事业发展的文化环境第167-168页
     ·健全募捐机制第168-170页
 本章小结第170-171页
 注释第171-173页
结束语第173-176页
 一、主要研究结论第173-174页
 二、论文不足与展望第174-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5页
后记第185-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时间戳服务的安全性研究及系统实现
下一篇:常见海蛇抗毒血清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