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 第6-7页 |
§1-3 研究的预期价值 | 第7-9页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关系 | 第9-24页 |
§2-1 科技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2-1-1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 第9页 |
2-1-2 科技创新基本理论 | 第9-11页 |
§2-2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11-13页 |
2-2-1 传统的发展观 | 第11页 |
2-2-2 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 | 第11-12页 |
2-2-3 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准则 | 第12-13页 |
2-2-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3页 |
§2-3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3-15页 |
§2-4 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 | 第15-16页 |
§2-5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第16-17页 |
§2-6 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17-20页 |
2-6-1 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 第17-18页 |
2-6-2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 第18页 |
2-6-3 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 | 第18-19页 |
2-6-4 科技创新可以抹平经济危机的周期 | 第19页 |
2-6-5 科技创新的进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 第19-20页 |
§2-7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 | 第20-21页 |
§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科技创新政策与措施回顾 | 第21-24页 |
2-8-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主要科技创新政策与措施 | 第21页 |
2-8-2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1-22页 |
2-8-3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过低的主要原因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 | 第24-36页 |
§3-1 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1-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的评价要素分析 | 第24页 |
3-1-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4页 |
3-1-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的定量研究 | 第26-35页 |
3-2-1 因子分析 | 第26-33页 |
3-2-2 聚类分析 | 第33-35页 |
§3-3 总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 第36-49页 |
§4-1 从时间序列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走势和呈现的特点 | 第36-40页 |
§4-2 制约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40-41页 |
§4-3 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1-42页 |
4-3-1 科技创新将演变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支配力量 | 第41页 |
4-3-2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41-42页 |
4-3-3 依靠科技创新,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42页 |
§4-4 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及其特征 | 第42-43页 |
§4-5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 第43-49页 |
4-5-1 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 | 第43-46页 |
4-5-2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2页 |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9-51页 |
§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51页 |
§5-3 论文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 | 第54-55页 |
附录B | 第55-57页 |
附录C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