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缓释片的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8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8-21页 |
·茶多酚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9-10页 |
·茶多酚提取方法综述 | 第10-12页 |
·茶多酚分析方法综述 | 第12-14页 |
·茶多酚的主要药理作用 | 第14-18页 |
·茶多酚的毒理作用研究 | 第18页 |
·茶多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18-19页 |
·茶多酚缓释片的立题依据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茶多酚缓释片处方前研究 | 第21-29页 |
·茶多酚与辅料相互作用研究 | 第22-25页 |
·药物辅料物理作用考察 | 第22-24页 |
·药物辅料化学作用考察 | 第24-25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研究 | 第25-29页 |
·释放介质的选择 | 第25-27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释放介质中EGCG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初步确立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茶多酚缓释片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 第29-47页 |
·压片工艺的选择 | 第30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30-38页 |
·处方优化 | 第38-43页 |
·包衣技术在茶多酚缓释片制备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茶多酚缓释片工艺的确定 | 第44-45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部分 TP缓释片体外缓释曲线模型拟合 | 第47-51页 |
·模型拟合 | 第48-50页 |
·单指数模型拟合 | 第48-49页 |
·零级释放模型拟合 | 第49页 |
·Higuchi模型模型拟合 | 第49-50页 |
·Ritger-Peppas模型拟合 | 第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部分 茶多酚缓释片压片物料粉体学性质考察 | 第51-55页 |
·不同湿度下的吸湿考察 | 第52页 |
·固定湿度下的吸湿考察 | 第52-53页 |
·物料流动性考察 | 第53-55页 |
第六部分 茶多酚缓释片的质量研究 | 第55-69页 |
·外观性状 | 第56页 |
·鉴别 | 第56页 |
·检查 | 第56页 |
·片重差异 | 第56-57页 |
·含量测定及方法学研究 | 第57-65页 |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茶多酚缓释片茶多酚的含量 | 第57-60页 |
·HPLC法测定茶多酚缓释片的EGCG含量 | 第60-65页 |
·释放度测定及方法学研究 | 第65-69页 |
第七部分 茶多酚缓释片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69-72页 |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 | 第70-71页 |
·光稳定性的考察 | 第70页 |
·热稳定性的考察 | 第70-71页 |
·湿稳定性的考察 | 第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全文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