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抑价与长期弱势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 ·特色与创新 | 第18-19页 |
| 2 IPO抑价与长期弱势理论和实证研究评述 | 第19-59页 |
| ·IPO抑价实证研究评述 | 第19-25页 |
| ·初始报酬率的衡量 | 第19-20页 |
| ·国内外实证研究回顾与评述 | 第20-25页 |
| ·IPO抑价理论研究评述 | 第25-39页 |
|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 第27-36页 |
| ·基于信息完全的理论 | 第36-38页 |
| ·市场无效率理论 | 第38-39页 |
|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9页 |
| ·IPO长期弱势实证研究评述 | 第39-48页 |
| ·国内外实证研究回顾与评述 | 第40-46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 ·IPO长期弱势的理论解释评述 | 第48-51页 |
| ·IPO长期弱势的研究方法评述 | 第51-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 3 我国IPO股票抑价现状 | 第59-79页 |
| ·样本选择 | 第59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工具 | 第59-60页 |
| ·我国IPO股票抑价现状 | 第60-78页 |
| ·IPO股票抑价总体描述 | 第60-62页 |
| ·IPO股票抑价分类统计描述 | 第62-69页 |
| ·IPO股票抑价定量分析 | 第69-71页 |
| ·发行制度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 | 第71-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4 净收益模型 | 第79-89页 |
| ·信息对称下的包销模型 | 第79-80页 |
| ·信息不对称下的包销模型 | 第80-82页 |
| ·模型推论 | 第82-83页 |
| ·实证分析 | 第83-88页 |
| ·相关性检验 | 第83-84页 |
| ·进一步检验 | 第84-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5 控制租金模型 | 第89-109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Rock模型检验 | 第89-98页 |
| ·中签率与事前不确定性 | 第90-93页 |
| ·新股申购短期回报率 | 第93-98页 |
| ·控制租金模型 | 第98-107页 |
| ·模型假设 | 第98页 |
| ·无信息投资者参与约束 | 第98-99页 |
| ·国家股东目标函数 | 第99-101页 |
| ·均衡分析 | 第101-102页 |
| ·实证检验 | 第102-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 6 IPO股票长期弱势研究 | 第109-129页 |
| ·均值调整模型在长期弱势中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9-114页 |
| ·均值调整模型 | 第109-110页 |
| ·研究方法差异性 | 第110-114页 |
| ·均值调整模型下的长期弱势实证研究 | 第114-116页 |
| ·三因素模型下的长期弱势实证研究 | 第116-126页 |
| ·三因素模型 | 第117-118页 |
|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第118-120页 |
|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120-125页 |
| ·初始报酬率与长期弱势 | 第125-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9页 |
| 7 结论 | 第129-131页 |
| 致 谢 | 第131-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 附录A 图表 | 第143-147页 |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