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虚拟现实技术的哲学意蕴及其社会影响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导论第7-12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7-10页
  (一) 国外研究动态:第7-8页
  (二) 国内研究动态:第8-10页
 二、 本文依据的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第10页
 三、 本文主要内容与观点第10页
 四、 木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10-12页
  (一) 理论价值第10-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第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特征第12-17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一) 历史渊源:20世纪50年代第12页
  (二) 起步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第12-13页
  (三)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第13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特征第13-17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第13-14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第14-17页
第二章 虚拟现实技术的哲学意蕴第17-33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本体论问题第17-24页
  (一) 有关概念第17-19页
  (二) 虚拟现实的本质及其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第19-22页
  (三) 虚拟现实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第22-24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的认识论问题第24-31页
  (一) 虚拟认识的机制第24-25页
  (二) 虚拟实践第25-28页
  (三) 虚拟现实技术的认识论意义第28-31页
 三、 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论问题第31-33页
第三章 虚拟现实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第33-42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第33-35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第33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3-34页
  (三)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第34页
  (四)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第34-35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第35-42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对生产方式的变革第35-36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第36-38页
  (三) 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学习方式的变革第38-39页
  (四) 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第39-42页
第四章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维度反思第42-48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二重性:积极面与消极面第42-44页
  (一) 虚拟现实技术会形成对主体精神的侵害第42-43页
  (二) 虚拟现实技术会产生虚拟“异化”第43页
  (三) 虚拟现实技术会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形成严峻挑战第43-44页
 二、 对虚拟现实技术局限性的思考第44-46页
 三、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虚拟现实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
下一篇:肺癌治疗性抗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