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变电所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 ·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发展及现状 | 第12-13页 |
| ·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真空断路器工作状态分析及特征量提取 | 第17-33页 |
| ·真空断路器工作状态分析 | 第17-19页 |
| ·真空断路器主体结构 | 第17-18页 |
| ·灭弧室结构和灭弧原理 | 第18页 |
| ·弹簧操动机构结构 | 第18-19页 |
| ·真空断路器常见故障分析 | 第19-21页 |
| ·真空断路器关键部位特征量提取 | 第21-31页 |
| ·动触头行程-时间特性曲线分析 | 第21-23页 |
| ·分合闸电磁铁线圈工作状态分析 | 第23-26页 |
| ·储能电机工作状态分析及特征量提取 | 第26-29页 |
| ·二次回路特征量提取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3章 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1页 |
| ·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指标设计 | 第33页 |
|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 ·在线监测装置与信号处理器 | 第34-35页 |
| ·传感器选型及设计 | 第35-39页 |
| ·位移传感器选型及设计 | 第35-37页 |
| ·电流、电压传感器的选型 | 第37-38页 |
| ·振动传感器选型 | 第38-39页 |
|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39页 |
| ·上位机硬件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监测数据处理新算法 | 第41-53页 |
| ·分合闸换位点时刻的确定 | 第41-47页 |
| ·振动信号特点分析 | 第41-42页 |
| ·分合闸换位时刻确定的新方法 | 第42-45页 |
| ·分合闸换位时刻的精确定位 | 第45-47页 |
| ·动触头行程数据处理新算法 | 第47-52页 |
| ·差分与差分表 | 第47-49页 |
| ·牛顿差分插值函数及其余项公式推导 | 第49-50页 |
| ·牛顿插值法的实用性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73页 |
| ·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第53页 |
| ·下位机总体结构设计 | 第53-55页 |
| ·下位机各模块结构设计 | 第55-59页 |
| ·A/D中断子程序 | 第55-56页 |
| ·信号采集子程序 | 第56-57页 |
| ·开断次数子程 | 第57-58页 |
| ·小波去噪子程序 | 第58-59页 |
| ·通信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 ·下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 ·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 ·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第64-66页 |
|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6-72页 |
| ·人机界面功能设计规划 | 第66-67页 |
| ·界面操作功能的实现 | 第67-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 第73-89页 |
| ·实验地点 | 第7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3-85页 |
| ·分合闸时间实验 | 第73-75页 |
| ·触头开距实验 | 第75-76页 |
| ·分合闸平均速度实验 | 第76-77页 |
| ·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电压实验 | 第77-79页 |
| ·分合闸电磁铁电流实验 | 第79-82页 |
| ·储能电机的电压实验 | 第82-83页 |
| ·触头弹跳次数实验 | 第83-84页 |
| ·其他检测参数的测试 | 第84-85页 |
| ·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第85-86页 |
| ·实验结论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附录A | 第93-95页 |
| 附录B | 第95-97页 |
| 作者简历 | 第97-10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