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当归注射液中血小板凝集抑制成分研究 | 第1-33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当归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当归注射液药理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当归注射液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第20页 |
·本课题意义 | 第20-22页 |
2 当归注射液中血小板凝集抑制成分筛分 | 第22-2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2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22页 |
·血小板凝集抑制试验 | 第22-23页 |
·试验结果 | 第23-24页 |
·高效液相试验结果 | 第23-24页 |
·血小板凝集抑制试验结果 | 第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3 当归注射液醋酸乙酯萃取相的GC-MS分析 | 第25-2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25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 第25页 |
·结果 | 第25-28页 |
·气相色谱试验结果 | 第25-27页 |
·NIST98数据库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标准品5-羟甲基呋喃甲醛GC-MS试验结果 | 第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4 当归注射液中5-羟甲基呋喃甲醛HPLC验证以及含量测定 | 第29-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29页 |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29页 |
·高效液相验证 | 第29-30页 |
·高效液相法测定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方法学研究 | 第30-32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0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30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30页 |
·重复性考察 | 第30-31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31-32页 |
·当归注射液中5-羟甲基呋喃甲醛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壳聚糖固定化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研究 | 第33-68页 |
1.前言 | 第33-46页 |
·固定化酶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甲壳素/壳聚糖简介 | 第37-39页 |
·甲壳素/壳聚糖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进展 | 第39-42页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简介 | 第42-46页 |
2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6-55页 |
·仪器与试验材料 | 第46-48页 |
·方法 | 第48-49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8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8-49页 |
·质粒的转化 | 第49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49页 |
·试验结果 | 第49-55页 |
·诱导表达温度的选择 | 第49-50页 |
·诱导起始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乳糖诱导剂起始量的确定 | 第51-52页 |
·最佳诱导持续时间的确定 | 第52-53页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粗提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53-55页 |
3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固定化研究 | 第55-61页 |
·仪器与试验材料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页 |
·固定化方法 | 第55页 |
·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55页 |
·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 | 第55-60页 |
·戊二醛浓度及加酶量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 | 第55-56页 |
·pH值对酶活的影响 | 第56-57页 |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57页 |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对底物亲和力的试验 | 第57-58页 |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对温度的稳定性试验 | 第58-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4 固定化酶体外催化试验 | 第61-64页 |
·GSH的测定 | 第61-62页 |
·体外催化解毒试验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5 本课题意义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