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主动队列管理概述 | 第16-19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本文的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模拟实验平台-NS2 | 第21-25页 |
·NS2的基本组成 | 第21-22页 |
·NS2的使用简介 | 第22页 |
·生成网络拓扑 | 第22页 |
·流量的产生 | 第22页 |
·NS2与队列管理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参数自适应的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25-33页 |
·RED算法 | 第25-27页 |
·改进的RED算法 | 第27-30页 |
·RED算法分析 | 第27-28页 |
·改进的RED算法 | 第28-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选择性丢包机制 | 第33-44页 |
·选择性丢包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选择性丢包的设计思想 | 第34-38页 |
·连接的启动阶段和稳定传输阶段 | 第35页 |
·虚队列和假轮转 | 第35-36页 |
·候选连接表 | 第36页 |
·连接的RTT估计 | 第36-37页 |
·选择性丢包机制算法描述 | 第37-38页 |
·选择性丢包机制的实现 | 第38-41页 |
·虚队列与候选连接表的实现 | 第38-39页 |
·选择性丢包机制的设计难点分析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早期选择性丢包算法 | 第44-53页 |
·基于平均队列和负载的早期选择性丢包机制(ESD) | 第45-48页 |
·丢包概率的计算 | 第45-47页 |
·丢包连接的选择 | 第47页 |
·早期选择性丢包算法 | 第47-48页 |
·算法性能评价 | 第48-51页 |
·稳定性 | 第48-50页 |
·公平性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支持快启动的队列管理 | 第53-59页 |
·慢启动机制 | 第53-54页 |
·快启动机制 | 第54-57页 |
·快启动的基本思想 | 第54页 |
·发送快启动请求及接收快启动响应 | 第54-56页 |
·支持快启动的队列管理及相关工作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