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厚系统的研究及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炼油、化工设备管道腐蚀严重 | 第14-15页 |
·国家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实施风险管理 | 第15页 |
·炼化企业要求设备安全运行 | 第15-16页 |
·国内腐蚀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超声测厚技术 | 第17-18页 |
·红外成像技术 | 第18页 |
·声发射技术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9-20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科学测厚系统的概述 | 第22-33页 |
·科学测厚系统的组成 | 第22-23页 |
·科学测厚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科学选点和动态测点的方法 | 第23-26页 |
·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内容 | 第26-27页 |
·规范化的测厚施工的要求 | 第27页 |
·制定与风险相结合的检验计划的内容 | 第27-29页 |
·设备状态管理软件的介绍 | 第29-32页 |
·软件简介 | 第29页 |
·软件组成 | 第29-30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30-31页 |
·软件主要界面介绍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科学测厚系统的厚度计算方法 | 第33-52页 |
·腐蚀速率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33页 |
·最小要求壁厚的计算方法 | 第33-40页 |
·管道最小要求壁厚的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储罐最小要求壁厚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压力容器最小要求壁厚的计算方法 | 第36-40页 |
·长期短期腐蚀速率和平均腐蚀速率的计算 | 第40-41页 |
·调整腐蚀速率和腐蚀回路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下次检验时间的估算方法 | 第42-44页 |
·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 | 第44页 |
·管道腐蚀速率和剩余寿命的计算示例 | 第44-51页 |
·下次检验时间的计算示例 | 第45-49页 |
·剩余寿命计算示例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科学测厚系统在常减压装置的应用 | 第52-71页 |
·项目工作流程 | 第52-53页 |
·软件应用的关键条件的设定 | 第53-55页 |
·数据采集的条件设定 | 第53-54页 |
·流体的确定 | 第54-55页 |
·测厚数据的组成 | 第55页 |
·常减压装置腐蚀速率分析结果 | 第55-62页 |
·常减压装置腐蚀速率分析 | 第55-59页 |
·常减压装置风险分析结果 | 第59-60页 |
·常压塔风险分析 | 第60-62页 |
·科学选择测厚点的方法 | 第62-66页 |
·红外成像仪选择高温或者易腐蚀部位 | 第63页 |
·通过声发射技术检测能量较大部位 | 第63-65页 |
·超声波面扫描确定腐蚀位置 | 第65-66页 |
·科学选点后的测厚和腐蚀分析 | 第66-70页 |
·科学测厚的前期准备 | 第66-67页 |
·超声测厚施工 | 第67页 |
·常减压装置管道和设备测厚结果 | 第67-69页 |
·科学测厚系统对测厚结果的分析和计算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科学测厚系统对焦化装置重点管道的分析 | 第71-77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 第71页 |
·管道参数 | 第71页 |
·超声测厚 | 第71-73页 |
·从超声测厚泄漏分析腐蚀原因 | 第73-74页 |
·腐蚀现象 | 第73-74页 |
·腐蚀原因 | 第74页 |
·风险分析 | 第74-76页 |
·按照专家建议的腐蚀速率计算 | 第74-75页 |
·根据实际腐蚀速率计算风险等级 | 第75-76页 |
·风险分析对比结论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81-82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