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城市群内部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关中城市群的界定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13-21页 |
| ·关中城市群的界定 | 第13-14页 |
| ·范围的界定 | 第13页 |
| ·类型的界定 | 第13-14页 |
| ·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对比分析 | 第14-18页 |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概况 | 第14-16页 |
| ·关中城市群概况 | 第16-17页 |
| ·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对比分析 | 第17-18页 |
| ·形成机制分析 | 第18-21页 |
| ·悠久的历史 | 第18-19页 |
| ·优越的地理区位 | 第19页 |
| ·丰富的地方资源 | 第19页 |
| ·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关中城市群内部不协调研究 | 第21-51页 |
| ·关中城市群内部差异研究 | 第21-31页 |
| ·经济差异 | 第21-26页 |
| ·综合实力评价 | 第26-31页 |
| ·差异产生的原因 | 第31页 |
| ·关中城市群的不协调性 | 第31-51页 |
| ·结构方面 | 第31-37页 |
| ·产业方面 | 第37-44页 |
| ·基础设施方面 | 第44-47页 |
| ·生态环境 | 第47-49页 |
| ·政策体制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关中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51-78页 |
| ·结构协调 | 第51-58页 |
| ·等级规模结构 | 第51-55页 |
| ·职能结构 | 第55-57页 |
| ·空间结构 | 第57-58页 |
| ·产业协调发展 | 第58-64页 |
| ·产业结构协调 | 第58-61页 |
| ·产业组织协调 | 第61-62页 |
| ·产业发展战略 | 第62-63页 |
| ·产业布局 | 第63-64页 |
| ·基础设施协调 | 第64-69页 |
| ·交通设施协调 | 第64-67页 |
| ·电力协调发展 | 第67-68页 |
| ·燃气协调发展 | 第68页 |
| ·西安和咸阳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第68-69页 |
| ·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第69-75页 |
| ·制定统一的城市群生态环境规划 | 第69-70页 |
| ·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再造绿色关中 | 第70-71页 |
| ·实行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 第71页 |
| ·加强城市群生态环境管治 | 第71-72页 |
| ·实施渭河干流综合治理 | 第72页 |
| ·划分四种用地发展模式,实施分区保护和治理 | 第72-75页 |
| ·政策协调发展 | 第75-78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78-80页 |
| ·全文总结和创新之处 | 第78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