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无线多媒体网络服务质量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缩略语表第14-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9页
   ·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第18-19页
   ·服务质量定义和模型第19-21页
     ·服务和质量的概念第19页
     ·服务质量的一般模型第19-20页
     ·不同机构对服务质量的定义第20-21页
     ·服务类型和服务等级第21页
   ·IP服务质量模型第21-25页
     ·综合服务模型第22页
     ·区分服务模型第22-24页
     ·服务水平协定第24-25页
     ·端到端IP QoS模型第25页
   ·IP业务分类及性能参数第25-26页
   ·策略驱动的QoS第26-28页
     ·策略的定义第26页
     ·策略框架第26-28页
     ·策略结构第28页
   ·Qos实现技术第28-29页
   ·无线多媒体网络的Qos关键问题第29-36页
     ·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重要区别第29-30页
     ·无线资源管理第30-31页
     ·接纳控制第31-33页
     ·分组调度与负荷控制第33页
     ·UMTS无线资源效率优化第33-34页
     ·IEEE 802.11轮询效率第34-35页
     ·IEEE 802.11的多速率工作第35页
     ·IEEE 802.11的漫游切换第35-36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内容安排第36-39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36-37页
     ·本文内容安排第37-39页
第二章 UMTS的QOS与无线资源管理第39-62页
   ·UMTS网络结构第39-42页
     ·UMTS无线接口协议栈结构第40页
     ·传输块与传输格式第40-42页
     ·WCDMA RLC/MAC第42页
   ·UMTS的QoS结构第42-47页
     ·UMTS QoS层次模型第43页
     ·控制平面的QoS管理功能第43-45页
       ·GGSN的功能第44-45页
       ·PDF的功能第45页
     ·用户平面的QoS管理功能第45-46页
     ·UMTS与IP QoS映射第46-47页
   ·UMTS业务分类第47页
   ·UMTS的QoS属性第47-48页
   ·UMTS的无线资源管理第48-61页
     ·负荷测量与估计第48-51页
       ·负荷因子第49-50页
       ·基于功率的上行负荷估计第50页
       ·基于吞吐率的上行负荷估计第50页
       ·上行负荷估计方法比较第50页
       ·基于功率的下行负荷估计第50页
       ·基于吞吐率的下行负荷估计第50-51页
     ·接纳控制第51页
     ·分组调度算法第51-53页
     ·分组数据的容量第53页
     ·负荷控制第53页
     ·基于传输块调度的上行负荷控制第53-61页
       ·基于传输块调度的负荷控制原理第54页
       ·上行负荷控制与分组调度算法第54-57页
       ·仿真条件第57-58页
       ·仿真结果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UMTS的无线资源优化第62-79页
   ·流媒体业务的优化传输方案第62-68页
     ·流媒体业务与RLC重传第62页
     ·RLC重传与时延积累第62-63页
     ·优化重传方案第63页
     ·无线资源效率第63-64页
     ·仿真模型第64-65页
     ·仿真结果第65-68页
   ·ROHC IP报头压缩第68-78页
     ·ROHC工作模式第68-69页
     ·压缩器和解压器工作状态第69-70页
     ·压缩字段编码方法第70-71页
       ·需要编码压缩的字段第70页
       ·最低有效位编码第70-71页
       ·基于窗口的LSB编码(Window-based LSB)第71页
     ·ROHC在WCDMA下的性能第71-75页
       ·仿真与分析第73页
       ·仿真结果第73-74页
       ·对WCDMA接纳控制的影响第74-75页
     ·ROHC的发展第75-78页
       ·链路层辅助的ROHC第76页
       ·UDP Lite第76-77页
       ·SigComp第77页
       ·SCTP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IEEE 802.11的QOS机制第79-98页
   ·IEEE 802.11 QoS第79-81页
   ·基于传输时间预算的接纳控制算法第81-87页
     ·接纳控制的要求第81-82页
     ·接纳控制算法第82-84页
     ·接纳控制仿真模型第84-85页
     ·接纳控制仿真结果第85-87页
   ·实时业务传输效率第87-89页
   ·基于队列的单循环轮询算法第89-96页
     ·单循环轮询算法原理第90-91页
     ·单循环算法仿真模型第91-92页
     ·单业务环境下的性能对比第92-93页
     ·多业务环境下的性能对比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IEEE 802.11多速率与漫游第98-113页
   ·基于竞争窗口的多速率第98-103页
     ·工作原理第99-100页
     ·仿真参数第100-101页
     ·仿真结果第101-103页
   ·IEEE 802.11站点漫游与切换性能研究第103-112页
     ·IEEE 802.11站点漫游问题第103-104页
     ·切换相关的协议规程第104-106页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第106页
     ·仿真参数第106-107页
     ·仿真模型及参数第107-108页
     ·仿真结果第108-112页
       ·切换延迟对比第108页
       ·EDCF/AC_VO方式下的总体性能第108-111页
       ·固定速率和多速率的性能对比第111页
       ·DCF和EDCF方式的性能对比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3G系统与WLAN的互联第113-119页
   ·互联场所第113-114页
   ·互联结构第114-115页
   ·互联演化场景第115-116页
   ·基于策略的Qos管理结构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全文总结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个人简历第130-131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已录用的论文第131-13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X点”、“X些”研究--兼论副词“稍微”与“有点”的区别
下一篇:自身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对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