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计算机动画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简介 | 第9页 |
| ·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 | 第10-13页 |
| ·电视业 | 第11页 |
| ·工业界 | 第11页 |
| ·飞行模型 | 第11-12页 |
| ·建筑业 | 第12页 |
| ·广告娱乐业 | 第12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第12-13页 |
| ·计算机动画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织物的三维空间几何建模 | 第16-26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CAD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第17-18页 |
| ·几何造型方法 | 第18-23页 |
| ·线框模型(Wireframe) | 第18-19页 |
| ·构造实体模型(CSG) | 第19-21页 |
| ·边界表示模型(B-rep) | 第21-22页 |
| ·CSG与B-rep混合表示模型 | 第22-23页 |
| ·织物组织几何建模 | 第23-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光照模型的织物真实感模拟技术 | 第26-46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颜色与视觉 | 第27-37页 |
| ·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 ·三色学说 | 第29-30页 |
| ·CIE色度学系统 | 第30-34页 |
| ·常用颜色模型 | 第34-37页 |
| ·局部光照模型 | 第37-41页 |
| ·环境光 | 第38页 |
| ·理想漫反射 | 第38-40页 |
| ·光的距离衰减 | 第40页 |
| ·镜面反射 | 第40-41页 |
| ·织物真实感图形绘制 | 第41-44页 |
| ·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 ·讨论与总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物理建模技术的织物变形模型 | 第46-61页 |
| ·背景 | 第46-47页 |
| ·典型柔性体动画建模 | 第47-52页 |
| ·几何建模技术 | 第47页 |
| ·物理建模技术 | 第47-50页 |
| ·柔性体动画建模小结 | 第50-52页 |
| ·质点弹簧模型 | 第52-60页 |
| ·质点弹簧建模 | 第52-53页 |
| ·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 ·受力分析 | 第54-55页 |
| ·积分方法 | 第55-57页 |
| ·“过程伸长”效应处理('Super-elongated'Effect) | 第57-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织物运动时的碰撞检测及其响应 | 第61-71页 |
| ·碰撞检测定义 | 第61-62页 |
| ·碰撞检测算法分类 | 第62-63页 |
| ·时间预测法 | 第62页 |
| ·距离预测法 | 第62-63页 |
| ·织物运动时的碰撞检测 | 第63-65页 |
| ·织物运动时的碰撞响应 | 第65-71页 |
| ·碰撞与接触 | 第66-68页 |
| ·质点弹簧模型的碰撞响应 | 第68-70页 |
| ·碰撞响应的一致性问题 | 第70-71页 |
| 第6章 基于物理模型的柔性体悬垂动画效果演示 | 第71-75页 |
| ·质点网格模型 | 第71-73页 |
| ·纹理映射 | 第73-74页 |
| ·对比效果图例 | 第74-75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完成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