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页 |
第一章 各国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立法例 | 第6-13页 |
第一节 各国的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立法状况 | 第6-12页 |
一、 美国法上的所有权保留制度 | 第6-8页 |
二、 英国法上的所有权保留制度 | 第8-9页 |
三、 德国法上的所有权保留制度 | 第9-10页 |
四、 法国法上的所有权保留制度 | 第10-11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的所有权保留制度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各国立法设计之比较分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 | 第13-17页 |
一、 所有权保留是所有权担保 | 第13-14页 |
二、 所有权保留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 第14-16页 |
三、 所有权保留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一) 所有权保留与物权类型强制原则 | 第16-17页 |
(二) 所有权保留与物权抽象原则 | 第17页 |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的效力及法律关系 | 第17-20页 |
一、 所有权保留的效力 | 第17-18页 |
二、 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关系 | 第18-20页 |
(一) 所有权保留的产生 | 第18-19页 |
(二) 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关系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所有权保留的制度价值及制度分析 | 第20-40页 |
第一节 所有权保留的制度价值 | 第20-25页 |
一、 制度之合理性分析 | 第20-22页 |
二、 所有权保留与几种担保方式的比较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出卖人的取回权 | 第26-31页 |
一、 出卖人取回权的法律性质 | 第27页 |
二、 取回权的行使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 各国取回权的立法例 | 第27-29页 |
(二) 关于取回权的学说 | 第29-31页 |
(三) 本文观点 | 第31页 |
第四节 买受人的期待权 | 第31-39页 |
一、 期待权的法律性质 | 第32-38页 |
(一) 期待权的一般理论 | 第32-33页 |
(二) 买受人期待权的法律性质 | 第33-38页 |
二、 买受人期待权的转让 | 第38-39页 |
第五节 登记制度 | 第39-40页 |
一、 各国关于所有权保留公示的立法例 | 第39-40页 |
二、 本文观点 | 第40页 |
第四章 我国的所有权保留制度立法建议 | 第40-45页 |
第一节 我国的所有权保留的立法现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权保留的制度建设 | 第42-45页 |
一、 中国的所有权保留制度何去何从 | 第42-43页 |
二、 立法建议 | 第43-45页 |
(一) 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 第44页 |
(二) 所有权保留的效力 | 第44页 |
(三) 出卖人的取回权 | 第44-45页 |
(四) 买受人的期待权 | 第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