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规范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1页
   ·选题的背景第7-9页
     ·我国旅游规划发展进程与规范性问题第7页
     ·区县旅游规划在各级旅游规划中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第7-8页
     ·规范性问题是阻碍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水平提高的主要根源之一第8-9页
   ·研究的现实及理论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2 区县旅游规划的目的性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原则第11-17页
   ·明确区县旅游规划目的性核心理念及基本原则的必要性第11页
   ·区县旅游规划的目的性核心理念第11-13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第11-12页
     ·品牌化经营旅游目的地第12-13页
   ·区县旅游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3-17页
3 基于动态系统论的区县旅游规划结构体系第17-22页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动态系统分析第17-18页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系统性第17页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系统的运行具鲜明的动态特征第17-18页
   ·对区域发展规划典型结构体系的评价第18页
   ·基于动态系统论的区县旅游规划结构体系第18-22页
     ·构建的主要依据第18-19页
     ·区县旅游规划结构体系的构建第19-21页
     ·结构体系中四层面的动态关系第21-22页
4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各子系统的要素性研究第22-40页
   ·基础分析子系统第22-25页
     ·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第22-23页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23-24页
     ·其他环境条件分析第24-25页
     ·SWOT分析第25页
   ·战略规划子系统第25-32页
     ·战略目标第25-26页
     ·战略部署第26-32页
   ·品牌策划子系统第32-38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第33-35页
     ·旅游产品综合规划第35-37页
     ·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第37-38页
   ·支持保障子系统第38-40页
     ·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对支持保障子系统内容构成规范性的认识第39-40页
5 区县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应用的规范性第40-48页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基本技术路线第40-41页
   ·国外区域旅游规划主要技术方法演变过程第41-42页
   ·区县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应用的总体原则第42-48页
     ·贯穿系统集成方法并使之不断完善第43页
     ·把握编制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法体系及内外关联性第43-44页
     ·视目的和条件引入最新技术,并与传统技术方法有机结合第44-48页
6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成果质量评价的规范性第48-52页
   ·评价内容的针对性与全面性第48页
   ·评价的主要定性标准第48-52页
     ·科学性第48-49页
     ·前瞻性第49页
     ·创新性第49-50页
     ·可操作性第50-51页
     ·实效性第51-52页
7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队伍及人员选择的规范性第52-58页
   ·旅游规划理论的性质与理论体系第52-53页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队伍的构成第53-55页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队伍基本现状第53页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组的构成体系第53-55页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队伍的总体构成第55页
   ·对规划编制技术组人员的评价选择第55-56页
     ·技术组主要负责人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55-56页
     ·技术组骨干人员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56页
   ·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为规划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第56-58页
     ·建立招标选聘制度第57页
     ·对规划编制队伍及其人员进行细化管理第57页
     ·适当鼓励重庆市域外知名专家参与编制工作第57页
     ·促进旅游规划人才的培养第57-58页
8 区县旅游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管理第58-64页
   ·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管理的现状第58页
   ·加强对区县旅游规划编制管理的主要对策第58-62页
     ·区县旅游主管部门严密组织规划编制,促进编制质量的提高第58-60页
     ·规划委托方对编制主要环节加强管理第60-61页
     ·市级旅游主管部门全局性指导监督区县旅游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第61页
     ·规划编制方加强自律性管理第61-62页
   ·进一步强化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实施管理的力度第62-64页
9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P复合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实验研究及承载力极限状态数值模拟分析
下一篇:英汉基本空间介词的空间及隐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