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虚拟制造中物理仿真单元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切削力模型 | 第14-39页 |
·引言 | 第14页 |
·直角切削 | 第14-22页 |
·切削力的机械力学建模 | 第22-24页 |
·剪切角的理论预测 | 第24-25页 |
·最大剪应力原理 | 第24页 |
·最小能量原理 | 第24-25页 |
·斜角切削原理 | 第25-31页 |
·斜角切削的几何分析 | 第25-27页 |
·斜角切削的参数求解 | 第27-29页 |
·预测切削力 | 第29-31页 |
·铣削加工 | 第31-34页 |
·螺旋立铣的加工机理 | 第32-34页 |
·立式铣削力的解析建模 | 第34-37页 |
·铣削加工中切削因子的辨识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机床切削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39-92页 |
·概述 | 第39-41页 |
·机床振动特性分析 | 第41-61页 |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特性 | 第41-50页 |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特性 | 第50-58页 |
·有向传递函数 | 第58-59页 |
·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传递函数 | 第59-61页 |
·机床结构动态特性的实验分析 | 第61-80页 |
·机床结构动态特性的实验方法 | 第61-65页 |
·机床实验模态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65-80页 |
·系统识别的时序分析方法 | 第80-87页 |
·时序模型 | 第80-82页 |
·对ARMA模型的理解 | 第82-83页 |
·振动微分方程与ARMA模型的关系 | 第83-85页 |
·振动系统特征值与模型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85-86页 |
·ARMA模型的阶次确定 | 第86-87页 |
·试验结果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4章 切削过程中的颤振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92-115页 |
·机床切削颤振研究的概况 | 第92-93页 |
·切削颤振 | 第93-95页 |
·再生型颤振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95-101页 |
·再生型颤振的机理 | 第95-97页 |
·再生型颤振的稳定性分析 | 第97-101页 |
·铣削加工中颤振的解析预测 | 第101-112页 |
·一维动态铣削过程数学建模 | 第101-105页 |
·二维动态铣削过程数学建模 | 第105-112页 |
·实验验证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个人简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