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DNA探针型配体的合成、表征及其理论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状况第6-10页
     ·目的和意义第6-7页
     ·常见金属配合物合成方法第7-10页
   ·1,10-啡咯啉、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性质及用途第10-12页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开发和应用状况第12页
   ·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性质及用途第1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1,10-啡咯啉二酮及相关中间产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第15-26页
   ·1,10-啡咯啉二酮及相关中间产物的制备第15页
   ·1,10-啡咯啉二酮及相关中间产物的谱学表征第15-21页
     ·1,10-啡咯啉及其衍生物的红外光谱第15-16页
     ·1,10-啡咯啉及其衍生物的核磁表征第16-18页
     ·1,10-啡咯啉及其衍生物的热性质研究第18-21页
   ·5-硝基-1,10-啡咯啉的晶体结构第21-25页
     ·5-硝基-1,10-啡咯啉的单晶的制备和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1-22页
     ·5-硝基-1,10-啡咯啉的晶体结构的测定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2,3-二氨吩嗪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第26-32页
   ·二氨吩嗪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制备第26页
   ·二氨吩嗪三水合盐酸盐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6-27页
   ·二氨吩嗪三水合盐酸盐晶体结构的测定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1,10-啡咯啉衍生物:(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的合成与表征第32-45页
   ·(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制备第32页
     ·溶液法制备(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第32页
     ·固相法制备(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第32页
   ·(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与反应物的图谱比较第32-36页
     ·紫外光谱的分析第32-33页
     ·红外光谱的分析第33-34页
     ·X-射线粉末衍射图的分析第34页
     ·热重图谱的比较第34-35页
     ·反应过程的确定第35-36页
   ·(1,10-啡咯啉5′,6′)并-(吩嗪2″,3″)并-(2,3,5,6-吡嗪)的光学性质理论研究第36-38页
     ·理论方法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38页
   ·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第38-44页
     ·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第38-40页
     ·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第40页
     ·搭建并优化金属配合物的构型及DNA构型第40-42页
     ·金属配合物与DNA片断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45-52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合成与热重分析第45-46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及其晶体的制备第45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热重分析第45-46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46-51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第46-47页
     ·Cu(L)_22H_2O(L=8-羟基喹啉)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下一篇:学生档案袋评价方法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山东省A市新星中学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