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注释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6-20页 |
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 第20-46页 |
第一节: 冠状血管病变特征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 第20-31页 |
第二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危险度分层对介入治疗预后和支架再狭窄的预测 | 第31-38页 |
第三节: 血脂、脂蛋白(a)代谢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再狭窄的预测 | 第38-46页 |
第二部分: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支架内再狭窄血清学指标的建立及其炎症机制的探讨 | 第46-108页 |
第一节: 内皮剥脱动物模型病理学观察及血管内放射治疗的炎症机制初探 | 第46-52页 |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血管炎症指标—血清CRP、IL6水平对介入治疗并发症和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 | 第52-82页 |
第三节: CRP、IL6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围手术期的变化 | 第82-87页 |
第四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支架再狭窄的炎症机制探讨—NF-kB活性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支架再狭窄的表达 | 第87-108页 |
第三部分: 支架再狭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分子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 第108-144页 |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分子变异与我国人群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第108-128页 |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症 | 第128-135页 |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 第135-144页 |
附录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147页 |
综述1 | 第147-158页 |
综述2 | 第158-168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著目录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