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北宋以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略述 | 第8-12页 |
(一) 关于《论语》 | 第8-10页 |
(二) 关于《孟子》、《中庸》与《大学》 | 第10-12页 |
二、 “四书”升格的过程 | 第12-30页 |
(一) 肇始期 | 第13-17页 |
(二) 初兴期 | 第17-20页 |
(三) 勃兴期 | 第20-26页 |
(四) 完成期 | 第26-30页 |
三、 “四书”升格运动的原因浅析 | 第30-38页 |
(一) 唐宋之际,学术思想的演变使得“四书”的升格成为必然 | 第30-33页 |
(二) “四书”的自身特点使其升格成为可能 | 第33-38页 |
四、 “四书”升格与汉唐儒家礼学向宋明理学心性论的嬗变 | 第38-52页 |
(一) 汉唐儒家礼学的外向性致思路径 | 第39-42页 |
(二)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心性论的内向性致思取向 | 第42-45页 |
(三) 彰显“四书”,唐代后期儒者与宋明理学家内向性探索的复兴与深化 | 第45-52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