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研究

1 绪论第1-8页
 1.1 研究动因与目的第6-7页
 1.2 研究流程第7-8页
2 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研究回顾第8-19页
 2.1 西方学者相关文献简介第8页
 2.2 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国际比较第8-10页
 2.3 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经典理论解释第10-14页
  2.3.1 投资银行的垄断势力假说第10-11页
  2.3.2 信息不对称假说第11-12页
  2.3.3 法律义务解释第12-13页
  2.3.4 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解释第13页
  2.3.5 市场过度投机说第13-14页
  2.3.6 小结第14页
 2.4 中国股市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2.4.1 已有研究者及其观点第14-17页
  2.4.2 小结第17-19页
3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发展概述第19-33页
 3.1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形成第19-20页
 3.2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监管制度分析第20-26页
  3.2.1 注册制和审批制的发展评介第20-21页
  3.2.2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早期监管制度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第21-24页
  3.2.3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监管制度的改革第24-26页
 3.3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方式的演变第26-30页
  3.3.1 第一阶段(1984-90年代初)第26页
  3.3.2 第二阶段(90年代初-1998年)第26-29页
  3.3.3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第29-30页
  3.3.4 简评第30页
 3.4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制度的演变第30-32页
 3.5 小结第32-33页
4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第33-37页
 4.1 研究设计第33-34页
  4.1.1 选样标准第33页
  4.1.2 适用数据第33页
  4.1.3 资料来源和处理方法第33-34页
 4.2 衡量指标第34-35页
  4.2.1 初始报酬率的衡量第34页
  4.2.2 新股初始超额收益的衡量第34-35页
 4.3 构建回归模型的理论基础第35-37页
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7-51页
 5.1 样本概述第37-39页
  5.1.1 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第37-38页
  5.1.2 初始报酬率和首日超额收益第38页
  5.1.3 中签率和申购收益率第38-39页
  5.1.4 首日换手率第39页
 5.2 新股股价收益的时间序列分布第39-40页
 5.3 新股横截面研究第40-45页
  5.3.1 发行流通股本研究第40-41页
  5.3.2 行业研究第41-43页
  5.3.3 发行方式研究第43-45页
 5.4 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回归分析第45-51页
  5.4.1 总体样本的首日收益与不确定性的回归分析第45-48页
  5.4.2 沪市样本的回归分析第48-51页
6 结论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A 深市样本原始数据表第58-61页
附录B 沪市样本原始数据表第61-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文档管理系统YHEDM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日常会话中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