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 | 第1-25页 |
1.1 引言 | 第7-9页 |
1.2 缓蚀和阻垢原理 | 第9-21页 |
1.2.1 金属腐蚀作用原理 | 第9-15页 |
1.2.1.1 金属材料的腐蚀原理 | 第9-12页 |
1.2.1.2 冷却水中碳钢的腐蚀机理和腐蚀影响因素 | 第12-15页 |
1.2.2 缓蚀剂的作用 | 第15-17页 |
1.2.3 冷却水系统中水垢产生及防垢原理 | 第17-21页 |
1.2.3.1 冷却水系统中水垢析出分析 | 第17-20页 |
1.2.3.2 冷却水系统的阻垢剂防垢原理和应用方法 | 第20-21页 |
1.3 有机磷系列水质稳定剂 | 第21-23页 |
1.3.1 有机磷水质稳定剂概述 | 第21-22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22-23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 PBTCA和PHPMA | 第23-24页 |
1.5 本研究设想 | 第24-25页 |
2. PBTCA和PHPMA水质稳定剂的合成 | 第25-42页 |
2.1 理论分析 | 第25-34页 |
2.1.1 合成PBTCA的反应机理简述 | 第25-26页 |
2.1.2 合成PBTCA的反应条件 | 第26页 |
2.1.3 合成PHPMA的反应机理 | 第26-28页 |
2.1.4 合成PHPMA的反应条件 | 第28-34页 |
2.1.4.1 第一步反应条件 | 第29-33页 |
2.1.4.2 PHPMA的合成条件确定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2.2.1 PBTCA的合成 | 第34-35页 |
2.2.2 PHPMA的合成 | 第35-36页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2.3.1 合成PBTCA产品的确定与分析 | 第36-38页 |
2.3.2 PHPMA产品的确定与分析 | 第38-42页 |
3. 合成产品的缓蚀性能 | 第42-53页 |
3.1 缓蚀性能测定方法与测定步骤 | 第42-44页 |
3.1.1 缓蚀性能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3.1.2 测定步骤和缓蚀率的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3.2 PBTCA的缓蚀性能测定 | 第44-47页 |
3.3 PHPMA的缓蚀性能测定 | 第47-52页 |
3.4 缓蚀性能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 合成产品的阻垢性能 | 第53-64页 |
4.1 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4.1.1 测定及计算方法 | 第53页 |
4.1.2 实验装置 | 第53-54页 |
4.2 合成PBTCA产品的阻垢性能 | 第54-61页 |
4.2.1 PBTCA的阻垢作用 | 第54-55页 |
4.2.2 PBTCA低浓度下的阻垢动力学模型 | 第55-61页 |
4.3 合成PHPMA产品的阻垢性能 | 第61-63页 |
4.3.1 PHPMA用量与阻垢性能的关系 | 第61-62页 |
4.3.2 PH值改变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3 Ca~(2+)浓度改变对阻垢率的影响 | 第63页 |
4.4 阻垢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5.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