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运营中的问题 | 第1-17页 |
一、 企业欠息大,严重制约着粮食收储企业和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 | 第13-14页 |
二、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 第14页 |
三、 粮食收购资金难以真正实现封闭运行 | 第14-15页 |
四、 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运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17-40页 |
一、 现行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省长负责制,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 第17-20页 |
二、 国家粮食价格政策不能充发挥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 | 第20-29页 |
三、 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 第29-33页 |
四、 我国粮食供应相对过剩,品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 第33-34页 |
五、 农业发展银行自身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原因 | 第34-40页 |
第三部分 解决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 第40-51页 |
一、 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达到宏观调控目的 | 第40-43页 |
(一) 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占主导地位的粮食价格调节机制 | 第40-41页 |
(二) 建立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国家调控能力 | 第41-42页 |
(三) 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市场化程度 | 第42页 |
(四)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实行优质优价 | 第42-43页 |
二、 加快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实行政企分开,加强仓储设施建设,为自身经营提供良好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 第43-44页 |
(一)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 | 第43-44页 |
(二) 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储粮条件 | 第44页 |
三、 农业发展银行坚持贷款基本原则,加强信贷管理,改进收贷收息的计算方法,为改善银企关系创造条件 | 第44-48页 |
(一) 执行贷款基本原则,坚持政策性贷款的偿还性 | 第45页 |
(二) 适应粮食体制改革要求,加强信贷管理 | 第45-47页 |
(三) 科学计算,改变回笼货款分摊利息的计算公式和收贷收息操作方法 | 第47页 |
(四) 兼顾银企双方的利益,理顺农业发展银行与粮食购销企业的关系 | 第47-48页 |
四、 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稳妥处理陈化粮,加速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流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后 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