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14-15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4页 |
·论文难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15-21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5-17页 |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第16-17页 |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趋势分析 | 第17-2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7-18页 |
·评价方法——熵值法 | 第18页 |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18-21页 |
第三章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 第21-30页 |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主体 | 第21-23页 |
·政府 | 第21页 |
·企业 | 第21-22页 |
·公众 | 第22-23页 |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第23-30页 |
·经济利益驱动 | 第23-24页 |
·技术进步的推动 | 第24-25页 |
·政府支持的促进作用 | 第25-26页 |
·社会需求拉动 | 第26-30页 |
第四章 基于SD的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仿真分析 | 第30-39页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30-32页 |
·关于系统动力学 | 第30页 |
·系统动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30-31页 |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第31-32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32-36页 |
·系统变量的确定 | 第32-33页 |
·建立流图 | 第33-34页 |
·建立变量方程 | 第34-36页 |
·仿真结果及政策模拟分析 | 第36-39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政策模拟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甘肃省增强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思路 | 第39-43页 |
·建立利益诱导长效机制,培育示范型企业 | 第39-40页 |
·明确环境责任,强化制度约束 | 第40页 |
·依靠科技创新,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 第40-41页 |
·加强宣传教育、使循环经济主体树立绿色观念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