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女性服饰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研究说明 | 第10-22页 |
·研究的范围与方向 | 第10-12页 |
·研究的方法与流程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现状 | 第14-22页 |
·研究涉及的三类古籍 | 第14-19页 |
·相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研究的总体现状 | 第20-22页 |
2. 《诗经》女性服饰名物辨析 | 第22-76页 |
·礼服 | 第25-33页 |
·祭服 | 第26-28页 |
·象服 | 第26-28页 |
·翟 | 第28页 |
·朝服 | 第28-33页 |
·展衣 | 第29-30页 |
·绿衣 | 第30-33页 |
·燕服 | 第33-41页 |
·贵族服装 | 第34-37页 |
·锦、褧衣 | 第35-37页 |
·绁袢 | 第37页 |
·一般服装 | 第37-41页 |
·缟衣 | 第37-38页 |
·袍 | 第38-39页 |
·泽 | 第39页 |
·褐 | 第39-41页 |
·首饰 | 第41-56页 |
·假髻 | 第42-46页 |
·副 | 第43-44页 |
·髢 | 第44-46页 |
·笄类 | 第46-52页 |
·笄 | 第47-48页 |
·瑱 | 第48-49页 |
·六珈 | 第49-51页 |
·揥 | 第51-52页 |
·发式 | 第52-56页 |
·髦 | 第53页 |
·总角 | 第53-54页 |
·卷发 | 第54-56页 |
·佩饰 | 第56-71页 |
·巾 | 第57-60页 |
·綦巾 | 第57-58页 |
·帨 | 第58-59页 |
·缡 | 第59-60页 |
·襜 | 第60页 |
·玉佩 | 第60-66页 |
·佩玉 | 第62-64页 |
·琼玉 | 第64-65页 |
·琚 | 第65页 |
·璲 | 第65-66页 |
·杂佩 | 第66-69页 |
·觿 | 第69-71页 |
·足衣 | 第71-76页 |
·赤舄 | 第71-73页 |
·屦 | 第73-76页 |
3. 《诗经》女性服饰材质辨析 | 第76-104页 |
·服饰原材料 | 第77-87页 |
·葛麻织品 | 第78-80页 |
·絺、绤 | 第78-79页 |
·绉 | 第79-80页 |
·毛织品 | 第80-81页 |
·毳 | 第80-81页 |
·褐 | 第81页 |
·丝织品 | 第81-87页 |
·锦 | 第82-83页 |
·缟 | 第83-84页 |
·组 | 第84-87页 |
·色彩与文饰 | 第87-104页 |
·染料 | 第89-92页 |
·石染 | 第89-90页 |
·草染 | 第90-92页 |
·色谱 | 第92-100页 |
·青色系 | 第93-95页 |
·赤色系 | 第95-98页 |
·黄色系 | 第98页 |
·白色系 | 第98-99页 |
·黑色系 | 第99-100页 |
·绣画 | 第100-104页 |
·绣 | 第101-102页 |
·黼、黻 | 第102-103页 |
·衮 | 第103-104页 |
4. 《诗经》女性服饰审美辨析 | 第104-117页 |
·容貌与形体的审美 | 第105-109页 |
·容貌的审美 | 第105-106页 |
·形体的审美 | 第106-109页 |
·首饰的审美 | 第109-111页 |
·衣服的审美 | 第111-114页 |
·佩饰的审美 | 第114-117页 |
5. 结论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