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国内外矿用架线式电机车传动现状 | 第11-12页 |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交流调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交流调速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交流调速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8-29页 |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19-21页 |
·坐标变换理论 | 第21-25页 |
·坐标变换的目的 | 第21-22页 |
·三相-两相变换(3/2 变换) | 第22-23页 |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 变换) | 第23-25页 |
·转子磁场位置及速度估计 | 第25-26页 |
·基于电机状态方程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法 | 第26页 |
·逆变器开关状态和电压空间矢量、定子磁链轨迹 | 第26-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DSP 的交流电机变频控制方案设计 | 第29-41页 |
·矿用架线式电动机车负载特性和调节分析 | 第29-30页 |
·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 | 第30-32页 |
·转子电流磁链模型的实现 | 第32-33页 |
·速度自适应辨识的实现 | 第33-36页 |
·速度自适应辨识 | 第33-35页 |
·转子磁链观测模型的实现 | 第35-36页 |
·电压空间矢量的计算 | 第36-38页 |
·PID 调节器的设计 | 第38-40页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第4章 矢量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 第41-57页 |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第41-42页 |
·TMS320LF2407 DSP 开发板 | 第42-46页 |
·TMS320LF2407 概述 | 第42-43页 |
·TMS320LF2407 内部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第43-46页 |
·定子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三菱智能功率模块(IPM)及相应电路 | 第47-48页 |
·小功率机组 | 第48页 |
·其他附属设备 | 第48-49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7页 |
·主程序模块 | 第52-54页 |
·子程序模块 | 第54-57页 |
第5章 实验分析 | 第57-61页 |
·开环启动实验 | 第57-58页 |
·反馈环节检测实验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1.工作总结 | 第61页 |
2.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