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1 绪论第6-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相关概念第7-9页
     ·土地第7-8页
     ·土地利用程度第8页
     ·协调度第8-9页
   ·理论基础第9-12页
     ·土地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第9页
     ·土地持续利用理论第9-11页
     ·系统论与协同论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7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18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研究区概括第19-24页
   ·基本概况第19-20页
     ·自然概况第19页
     ·区位概况第19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土地利用概况第20-24页
     ·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分析第20-21页
     ·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分析第21-24页
3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研究材料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8页
     ·土地利用程度度量方法第24-25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5-26页
     ·权重的确定第26-27页
     ·协调度的计算第27-2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8-44页
   ·指标权重的分析第28页
   ·西峰区及各乡镇与西街办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计算结果第28-34页
     ·功效函数的计算结果第28页
     ·准则层协调度的计算结果第28-29页
     ·目标层协调度的计算结果第29-34页
   ·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4-35页
     ·目标层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4页
     ·准则层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4-35页
     ·功效函数的结果分析第35页
   ·西峰区各乡镇及西街办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5-40页
     ·目标层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5-36页
     ·准则层协调度的结果分析第36-38页
     ·功效函数的结果分析第38-40页
   ·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第40-44页
     ·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时间特征分析第40-42页
     ·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协调度的空间特征分析第42-4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4-46页
   ·结论第44页
   ·讨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凉市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以大寨乡为例
下一篇:祁连山东段景观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