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纳米粒子 | 第9-10页 |
·纳米粒子的特性 | 第9页 |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9-10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0-12页 |
·纳米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1-12页 |
·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2-16页 |
·PP/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PP/无机刚性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ATP简介 | 第16-21页 |
·ATP的晶体结构 | 第16-17页 |
·ATP在聚合物中分散性提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 第17-18页 |
·ATP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4页 |
·本研究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研究路线和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溶液复合法制备PP/ATP纳米复合材料 | 第24-43页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试验原料 | 第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27-41页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27-30页 |
·红外(IR)分析 | 第30-31页 |
·ATP在基体中的分散性(SEM、TEM分析) | 第31-35页 |
·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表征(XRD、DSC、PLM分析) | 第35-36页 |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 第36-38页 |
·偏光(PLM)照片分析 | 第38-39页 |
·复合材料热性能(TGA)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凹凸棒石的表面修饰 | 第43-50页 |
·前言 | 第43页 |
·表面修饰方法研究 | 第43-44页 |
·硅烷偶联剂表面预处理 | 第43页 |
·氧化聚乙烯乳液包覆 | 第43-44页 |
·无规聚丙烯共混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9页 |
·试验原料 | 第44页 |
·试验试剂 | 第44-45页 |
·仪器设备 | 第45页 |
·凹凸棒石的表面修饰 | 第45页 |
·红外(IR)分析 | 第45-46页 |
·表面修饰后电镜照片 | 第46页 |
·比表面积的测定(BET) | 第46-48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FEM)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熔融共混法制备PP/ATP纳米复合材料 | 第50-65页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试验原料 | 第50页 |
·试验试剂 | 第50页 |
·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研究方法 | 第51页 |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51-64页 |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51-55页 |
·凹凸棒石在基体中的分散性(SEM、TEM照片) | 第55-60页 |
·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表征(XRD、DSC、PLM)分析 | 第60-63页 |
·热失重(TG)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课题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