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7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 | 第13-17页 |
·地理空间数据 | 第13-16页 |
·地理空间数据特点 | 第16-17页 |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 | 第17页 |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概念 | 第17-21页 |
·地图制图资料整合 | 第17-18页 |
·数据融合概念 | 第18-19页 |
·地理空间栅格数据融合 | 第19-20页 |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 | 第20-21页 |
·矢量数据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产生根源 | 第27-37页 |
·空间实体或现象本身不确定性 | 第27-28页 |
·人类认知表达能力的局限性 | 第28-31页 |
·人类对空间实体或现象认知能力局限性 | 第28页 |
·人类对地理对象表达能力的局限性 | 第28-31页 |
·空间实体或现象观测的误差 | 第31-32页 |
·仪器误差 | 第31-32页 |
·测量人员的误差 | 第32页 |
·外界条件 | 第32页 |
·计算机表达地理对象的局限性 | 第32-34页 |
·计算机对地理对象表达方法 | 第32-33页 |
·计算机对地理对象的抽样表达 | 第33-34页 |
·不同数据模型对地理对象近似表达 | 第34页 |
·空间数据处理与操作产生的误差 | 第34-35页 |
·计算机数据处理误差 | 第34-35页 |
·地图数字化误差 | 第35页 |
·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的框架 | 第37-44页 |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的框架流程 | 第37-38页 |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 | 第38-39页 |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 | 第39-42页 |
·地理空间要素选取原则 | 第39-40页 |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内容与方法 | 第44-62页 |
·空间基准的统一 | 第44-48页 |
·坐标系统的统一 | 第44-46页 |
·投影变换 | 第46-47页 |
·高程基准的统一 | 第47-48页 |
·数据模型的统一 | 第48-51页 |
·制图数据模型 | 第48-49页 |
·拓扑关系数据模型 | 第49页 |
·面向实体数据模型 | 第49-50页 |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第50页 |
·统一数据模型设计 | 第50-51页 |
·地理空间数据语义编码的统一 | 第51-52页 |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集成的传统方法 | 第52-54页 |
·外部数据交换模式 | 第52-53页 |
·直接数据访问模式 | 第53页 |
·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 | 第53-54页 |
·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 第54-61页 |
·地理本体及地理本体建模 | 第54-55页 |
·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研究 | 第55-57页 |
·水系本体的建立与集成示例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中同名实体识别 | 第62-105页 |
·基于空间关系的同名实体识别 | 第62-94页 |
·基于拓扑关系同名实体识别 | 第62-78页 |
·基于度量关系同名实体识别 | 第78-85页 |
·基于方向关系同名实体识别 | 第85-94页 |
·基于本体的同名实体语义匹配 | 第94-101页 |
·本体异质 | 第94-96页 |
·本体匹配的概念 | 第96-97页 |
·本体匹配基本理论 | 第97-98页 |
·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98-101页 |
·实例分析 | 第101页 |
·同名实体匹配策略 | 第101-104页 |
·顺序匹配 | 第102页 |
·双向匹配 | 第102-104页 |
·并行匹配 | 第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融合 | 第105-118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数学基础的统一 | 第105-106页 |
·空间基准的统一 | 第105页 |
·高程/探度基准的统一 | 第105-106页 |
·投影方式的统一 | 第106页 |
·数据分幅的统一 | 第106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数据模型的统一 | 第106-109页 |
·数字海图数据模型 | 第107页 |
·数字地形图数据模型 | 第107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数据模型的统一 | 第107-109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属性编码的统一 | 第109-110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数据融合策略 | 第110-111页 |
·非海岸线数据融合策略 | 第110页 |
·海岸线数据融合策略 | 第110-111页 |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融合系统 | 第111-117页 |
·系统平台概述 | 第111页 |
·集成平台 | 第111-112页 |
·数据处理平台 | 第112-113页 |
·融合平台 | 第113-115页 |
·海陆图融合结果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论文总结 | 第118-119页 |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5页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