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 第8页 |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第8-9页 |
|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 | 第9-13页 |
| ·国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 | 第9-12页 |
| ·国内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 | 第15-36页 |
| ·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16-18页 |
| ·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 第18-35页 |
|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 第18-26页 |
|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 第26-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最大功率跟踪 | 第36-45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 第36-38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温度和光照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38-44页 |
| ·最大功率跟踪问题的提出 | 第38-39页 |
|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 第39-43页 |
|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实现原理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及其防止策略 | 第45-48页 |
| ·“孤岛效应”的概念 | 第45-46页 |
| ·孤岛效应国际通行标准 | 第46页 |
| ·孤岛的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 ·被动式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 ·主动式检测方法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仿真实验 | 第48-68页 |
| ·仿真技术简介 | 第48-49页 |
| ·几种典型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包的特点比较 | 第49页 |
| ·光伏阵列仿真模块 | 第49-51页 |
|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 | 第51-57页 |
| ·仿真模型 | 第51-53页 |
| ·两种定频算法的仿真波形 | 第53-54页 |
| ·并网电流的纹波分析 | 第54-57页 |
|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 | 第57-67页 |
| ·仿真模型 | 第57-58页 |
| ·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技术在三相并网逆变器中的仿真实验 | 第58-61页 |
| ·系统环境变化对并网电流的影响 | 第61-64页 |
| ·系统在一天中某两个时段运行情况的仿真 | 第64-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68-69页 |
| ·本论文的贡献 | 第68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