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识别与中国报纸的版面创新--以《长沙晚报》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6页 |
·中国报纸版面的演化过程 | 第10-13页 |
·中国古代报纸的版面形态 | 第10-11页 |
·中国近代的报纸版面 | 第11-12页 |
·中国当代报纸版面的新面貌 | 第12-13页 |
·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 | 第13-14页 |
·视觉识别系统在报纸版面中的运用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报纸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16-28页 |
·报纸版面视觉元素的表现力分析 | 第16-21页 |
·色彩的视觉表现分析 | 第16-18页 |
·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分析 | 第18-19页 |
·留白独特的视觉效果分析 | 第19-21页 |
·阅读报纸版面的视线移动规律探析 | 第21-24页 |
·报纸版面中的视线移动规律 | 第21-22页 |
·视觉强势 | 第22-23页 |
·报纸版面之间的视线移动规律 | 第23-24页 |
·构建报纸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24-28页 |
·独特的视觉设计决定视觉识别 | 第24-26页 |
·稳定的视觉设计确立视觉识别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长沙晚报》的案例分析 | 第28-38页 |
·《长沙晚报》的版面发展轨迹 | 第28-32页 |
·早期的《长沙晚报》 | 第28-29页 |
·中期的《长沙晚报》 | 第29-31页 |
·近期的《长沙晚报》 | 第31-32页 |
·《长沙晚报》独特的版面视觉识别系统 | 第32-38页 |
·较强的版面策划力度 | 第33页 |
·图片和标题营造视觉强势 | 第33-34页 |
·静态版式和模块化的编排手段 | 第34-36页 |
·简洁大气的版面风格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长沙晚报》与其他报纸版面的比较与分析 | 第38-45页 |
·与其他报纸版面的比较 | 第38-42页 |
·“小家碧玉”的《新民晚报》 | 第38-39页 |
·“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 | 第39-40页 |
·“眉清目秀”的《萧湘晨报》 | 第40-42页 |
·《长沙晚报》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局限性分析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关于中国报纸版面创新的若干思考 | 第45-56页 |
·中国报纸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局限性 | 第45-46页 |
·滥用视觉冲击力,形成“泡沫版面” | 第45-46页 |
·版面设计百无禁忌 | 第46页 |
·版面风格不协调 | 第46页 |
·中国报纸版面的创新策略 | 第46-56页 |
·观念的创新 | 第46-50页 |
·形式的创新 | 第50-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