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齿形链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 第11-19页 |
| ·齿形链特点 | 第11-13页 |
| ·齿形链分类 | 第13-19页 |
| ·链传动的研究现状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 第19-26页 |
| ·套筒滚子链传动的研究现状简述 | 第19-21页 |
| ·齿形链传动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链传动的技术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新型HY-VO 齿形链啮合机制及正确啮合条件 | 第28-4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的组成 | 第28-33页 |
| ·外啮合工作链板 | 第29-30页 |
| ·内-外复合啮合工作链板 | 第30-32页 |
| ·异型销轴 | 第32-33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的变节距特性 | 第33-35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啮合机制 | 第35-37页 |
| ·Hy-Vo 齿形链的外啮合机制 | 第35页 |
| ·Hy-Vo 齿形链内-外复合啮合机制 | 第35-36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复合啮合机制 | 第36-37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与链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 第37-44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啮合实例计算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新型HY-VO 齿形链链轮的设计方法 | 第48-60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链轮基本参数选择 | 第48-53页 |
| ·齿数 | 第48页 |
| ·节距 | 第48-49页 |
| ·模数及分度圆直径 | 第49页 |
| ·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 第49-50页 |
| ·齿根过渡曲线 | 第50页 |
| ·量柱测量距和量柱直径 | 第50-52页 |
| ·压力角 | 第52-53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链轮变位系数的图解法 | 第53-54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链轮公法线长度 | 第54-57页 |
| ·德国Hy-Vo 齿形链链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分析 | 第54-55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公法线长度的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 ·设计实例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第四章 新型HY-VO 齿形链磨损特性的研究 | 第60-74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材料磨损原理 | 第60-64页 |
| ·磨损本质 | 第60页 |
| ·磨损分类 | 第60-63页 |
| ·磨损过程 | 第63-64页 |
| ·磨损表面形貌的分析手段 | 第64-65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耐磨特性 | 第65-66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台架磨损试验 | 第66-72页 |
| ·试验规范 | 第66-67页 |
| ·磨损曲线 | 第67-68页 |
| ·磨损形态 | 第68-70页 |
| ·表面形貌 | 第70-71页 |
| ·循环特性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新型HY-VO 齿形链温度场特性的研究 | 第74-96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表面温度计算理论 | 第74-80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瞬时温升计算 | 第80-87页 |
| ·啮合定位点的确定 | 第80-84页 |
| ·摩擦力与瞬时速度 | 第84-86页 |
| ·瞬时温升的计算 | 第86-87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温度场试验 | 第87-91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传动中的松边上凸现象 | 第91-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 第六章 新型HY-VO 齿形链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 第96-118页 |
| ·引言 | 第96-97页 |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97-100页 |
| ·多刚体系统的广义坐标 | 第97-98页 |
| ·多刚体系统雅可比矩阵 | 第98-100页 |
| ·多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100-106页 |
| ·计算方法 | 第101-103页 |
| ·初始条件及运动学分析 | 第103-106页 |
| ·新型HY-VO 齿形链虚拟样机模型 | 第106-112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06页 |
| ·动力学模型的驱动及负载 | 第106-107页 |
| ·刚体之间约束副的建立 | 第107-108页 |
| ·接触碰撞的参数选择 | 第108-11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12-117页 |
| ·多边形效应 | 第112-114页 |
| ·动态接触力分析 | 第114-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18-122页 |
| ·结论 | 第118-121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28-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摘要 | 第130-135页 |
| ABSTRACT | 第135-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