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7-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2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高镁闪长岩中地幔橄榄岩包体中的不同类型反应结构的发现 | 第9-10页 |
3 国内外实验岩石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第三节 本文依托的研究项目与工作量 | 第13-15页 |
1 本文依托的研究项目 | 第13页 |
2 主要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熔体与橄榄岩反应的实验及结果 | 第15-29页 |
第一节 实验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1 高温高压实验 | 第15-16页 |
2 电子探针分析 | 第16-17页 |
3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样品制备及实验过程 | 第18-21页 |
1 初始物质的选择 | 第18-20页 |
2 样品准备 | 第20页 |
3 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21-29页 |
1 角闪石榴辉石岩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反应 | 第21-26页 |
2 角闪石榴辉石斜长片麻岩与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反应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熔体与橄榄岩反应中尖晶石成分的变异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尖晶石分类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反应后尖晶石的岩相学和成分特征 | 第31-35页 |
1 岩相学特征 | 第31-32页 |
2 尖晶石成分的变异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太行山橄榄岩包体中尖晶石成分变异 | 第35-48页 |
第一节 太行山地区地质特征 | 第35-41页 |
1 地质背景 | 第35-36页 |
2 寄主岩与橄榄岩包体 | 第36-41页 |
第二节 橄榄岩包体中的尖晶石 | 第41-48页 |
1 尖晶石的岩相学特征 | 第41页 |
2 尖晶石的成分变异 | 第41-48页 |
第四章 熔体-橄榄岩反应:对大陆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制约 | 第48-56页 |
第一节 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普遍性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低镁纯橄岩的成因: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 第50页 |
第三节 熔体-橄榄岩反应对熔体成分的制约 | 第50-52页 |
第四节 熔体-橄榄岩反应与大陆岩石圈地幔演化 | 第52-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中文摘要 | 第68-71页 |
ABSTRACT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导师简介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