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文化背景的阐述 | 第9-13页 |
(一) 非洲裔美国黑人生存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二) 主流社会中的美国黑人文学 | 第10-11页 |
(三) 托妮.莫里森的“双重文化背景” | 第11-13页 |
二、重构“爱”与人道关怀的艺术尝试 | 第13-23页 |
(一) 源于史实的“文字考古” | 第13-14页 |
(二) 叙事策略 | 第14-21页 |
1、碎片化叙事 | 第15-16页 |
2、多重式内聚焦叙事 | 第16-18页 |
3、象征手法的运用 | 第18-21页 |
(三) 对“母爱”的思索 | 第21-23页 |
三、莫里森的“寻根”情结 | 第23-26页 |
(一) 唤醒种族创伤记忆 | 第23-24页 |
(二) 非洲传统宇宙观的体现 | 第24-26页 |
结论:扎根“黑色土壤”的生命之树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