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多针浅刺与多针速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NOS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

中文提要第1-7页
英文提要第7-8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前言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 面神经的解剖、生理学特点第10-11页
   ·面神经解剖第10页
   ·面部的血液供应第10页
   ·面部肌肉的支配第10-11页
 2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1-14页
   ·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第11-12页
   ·西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第12-14页
     ·血运障碍因素第12页
     ·病毒感染因素第12-13页
     ·血管内血液因素第13页
     ·环境损害因素第13页
     ·类固醇激素因素第13-14页
     ·免疫因素第14页
 3 周围性面瘫的辨证分型第14-17页
 4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概况第17-26页
   ·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概况第17-19页
     ·西药治疗概况第17-18页
     ·中药治疗概况第18-19页
   ·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概况第19页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概况第19-26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时机第19-21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取穴第21-22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方法第22-26页
实验研究第26-32页
 1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动物第26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26页
   ·针灸器材选择第2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周围性面瘫动物模型的制备第26-27页
   ·动物分组与治疗第27-28页
     ·动物分组第27页
     ·治疗方法第27-28页
     ·评价时间第28页
   ·取材第28页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检测第28页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第28-29页
 3 统计学处理第29页
 4 结果第29-32页
   ·周围性面瘫模型大鼠面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第29页
   ·面神经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第29-32页
讨论与体会第32-35页
 1 实验动物的选取第32页
 2 针刺治疗实验性周围性面瘫的取穴依据第32-33页
   ·根据面神经的解剖生理第32页
   ·根据面部经筋的分布第32-33页
 3 针刺对面神经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图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点穴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镇静安神法与阴阳跷脉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疗效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