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卫燃带对锅炉的影响 | 第15-17页 |
·卫燃带的稳燃机理 | 第15-16页 |
·卫燃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16-17页 |
·煤的矿物物理化学行为对结渣的影响 | 第17-21页 |
·煤的矿物组成及其对结渣的影响 | 第17-18页 |
·煤的矿物成分物相转化研究 | 第18-19页 |
·煤的矿物成分晶相研究 | 第19-21页 |
·燃烧过程煤灰输运行为对结渣的影响 | 第21-22页 |
·受热面上煤灰粒子的沉积与结渣侵蚀机理 | 第22-24页 |
·金属管壁表面上煤灰的沉积与结渣机理 | 第22-24页 |
·卫燃带结渣机理 | 第24页 |
·硅酸盐领域耐火材料抗渣研究 | 第24-25页 |
·燃煤锅炉结渣防治技术 | 第25-28页 |
·锅炉设计的优化 | 第25-26页 |
·锅炉运行的优化 | 第26页 |
·结渣预测 | 第26-28页 |
·本文工作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煤灰在耐火材料上的静态高温侵蚀实验研究 | 第30-66页 |
·实验研究 | 第30-33页 |
·实验器材 | 第30-33页 |
·实验过程及要求 | 第33页 |
·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33页 |
·渣/板试样的形貌特点 | 第33-43页 |
·不同环境气氛下的渣/板试样特点 | 第33-35页 |
·不同煅烧时间的渣/板试样特点 | 第35-36页 |
·不同灰量的渣/板试样特点 | 第36-37页 |
·不同煅烧温度的渣/板试样特点 | 第37-41页 |
·不同细度煤灰的渣/板试样特点 | 第41-43页 |
·熔融煤灰在耐火材料上的表面行为 | 第43-54页 |
·熔融煤灰在碳化硅质耐火材料上的表面行为 | 第43-48页 |
·熔融煤灰在氧化铝质耐火材料上的表面行为 | 第48-54页 |
·熔融煤灰化学成分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性分析 | 第54-56页 |
·熔融煤灰在耐火材料表面的物相转化研究 | 第56-64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细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环境气氛的影响 | 第62-63页 |
·灰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煤粉火炬中耐火材料上煤灰沉积与侵蚀的模拟实验研究 | 第66-92页 |
·燃烧过程中卫燃带耐火材料板上的结渣实验 | 第66-69页 |
·实验原料和器材 | 第66-67页 |
·实验装置及过程 | 第67-69页 |
·煤粉火炬燃烧过程中耐火板上灰渣表面特点 | 第69-71页 |
·煤炭坝煤燃烧过程中灰渣表面特点 | 第69-70页 |
·石门煤燃烧过程灰渣表面特点 | 第70-71页 |
·耐火材料板上的煤灰沉积成分扩散对结渣的影响 | 第71-87页 |
·碳化硅质耐火板上沉积熔渣断面特点 | 第71-73页 |
·中铝质耐火板沉积熔渣断面特点 | 第73-75页 |
·Fe、Ti、Cr、Zr的扩散与侵蚀 | 第75-78页 |
·Ca、Mg、Na、K的沉积扩散与侵蚀 | 第78-82页 |
·Si、Al的沉积扩散与侵蚀 | 第82-86页 |
·S的沉积扩散与侵蚀 | 第86-87页 |
·煤粉火炬中耐火材料上的沉积灰渣物相转化 | 第87-90页 |
·碳化硅质耐火材料上的沉积灰渣的物相转化 | 第87-88页 |
·中铝质耐火材料上的沉积灰渣的物相转化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四章 卫燃带耐火材料上灰渣的结晶特性 | 第92-106页 |
·耐火板界面灰渣结晶特性对锅炉结渣的影响 | 第92-93页 |
·灰渣结晶度的XRD衍射图谱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第93-94页 |
·灰渣样品XRD衍射图谱的特点 | 第93-94页 |
·影响卫燃带耐火板上灰渣的结晶度的因素 | 第94页 |
·基于样条特性的灰渣结晶度的拟合计算 | 第94-98页 |
·样条函数的基本方程 | 第94-96页 |
·端点条件 | 第96页 |
·方程组求解 | 第96-97页 |
·基于XRD衍射图谱的结晶度样条函数的构造与结晶度的求解 | 第97-98页 |
·侵蚀实验中耐火材料上煤灰的结晶特性 | 第98-101页 |
·温度、成分对结晶特性的影响 | 第98-99页 |
·环境气氛对结晶特性的影响 | 第99页 |
·煤灰细度对结晶特性的影响 | 第99-100页 |
·沉积灰质量对结晶特性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燃烧过程中熔融煤灰的结晶特性 | 第101-105页 |
·煤灰成分对结晶度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温度对结晶度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五章 燃煤电厂锅炉卫燃带结渣试验研究 | 第106-123页 |
·石门电厂1#炉卫燃带结渣概述 | 第106-108页 |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结构及风粉混合对结渣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卫燃带对锅炉煤粉燃烧的影响 | 第107页 |
·石门电厂1#锅炉卫燃带结渣现状 | 第107-108页 |
·锅炉SiC质卫燃带结渣形貌 | 第108-111页 |
·石门电厂1#锅炉内SiC质卫燃带的布置及试验 | 第108-109页 |
·SiC质卫燃带上熔融煤灰沉积结渣特点 | 第109-111页 |
·沉积灰渣的物相转化与结晶特性 | 第111-114页 |
·灰渣测试样的制取 | 第111页 |
·沉积灰渣物相转化 | 第111-113页 |
·沉积灰渣的结晶特性 | 第113-114页 |
·SiC质卫燃带上灰渣成分扩散 | 第114-121页 |
·灰渣测试样的制取 | 第114-115页 |
·渣板结合界面处成分扩散 | 第115-117页 |
·灰渣在SiC质耐火板上的沉积扩散特性 | 第117-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六章 煤灰在典型耐火材料上结渣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123-136页 |
·模糊聚类分析的原理 | 第123-125页 |
·模糊关系的定义 | 第123-124页 |
·模糊相似关系的建立 | 第124页 |
·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模型分析 | 第124-125页 |
·熔融煤灰在典型耐火材料上结渣的模糊聚类关系分析 | 第125-128页 |
·结渣过程模糊聚类关系 | 第125-127页 |
·隶属度函数分析 | 第127页 |
·模糊聚类基本过程 | 第127-128页 |
·应用实例分析 | 第128-135页 |
·结渣过程模糊因数集及评判集的建立 | 第128-129页 |
·结渣因数集与评判阈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129-131页 |
·聚类权及白化函数值的确定 | 第131-133页 |
·确定聚类系数 | 第133-134页 |
·结渣程度的评判结果分析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36-13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 第136-138页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