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凤凰镇古村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3-14页 |
2. 凤凰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地理环境 | 第14-18页 |
·凤凰镇历史概述 | 第14-16页 |
·凤凰镇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6-17页 |
·凤凰镇的地理区位 | 第16-17页 |
·凤凰镇的气候特征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3. 凤凰镇的空间格局与地域文化 | 第18-28页 |
·凤凰镇的选址 | 第18-20页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堪舆和风水 | 第19-20页 |
·凤凰镇的空间格局 | 第20-23页 |
·凤凰镇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 | 第20-22页 |
·凤凰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第22-23页 |
·凤凰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 第23-27页 |
·秦楚文化的交融 | 第23-24页 |
·市井文化 | 第24-25页 |
·戏曲文化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4. 凤凰镇街巷空间分析 | 第28-43页 |
·街巷的构成要素 | 第28-32页 |
·街道 | 第28-31页 |
·巷道 | 第31-32页 |
·建筑 | 第32页 |
·街巷的形态结构 | 第32-35页 |
·街巷的平面形态 | 第32-33页 |
·街巷的空间形态 | 第33-35页 |
·街巷的功能 | 第35-37页 |
·交通联系 | 第35页 |
·商业活动场所 | 第35-36页 |
·交往空间 | 第36-37页 |
·街巷的界面 | 第37-39页 |
·街巷的底界面 | 第37-38页 |
·街巷的顶界面 | 第38页 |
·街巷的侧界面 | 第38-39页 |
·街巷景观 | 第39-41页 |
·街巷景观的构成元素 | 第39-40页 |
·街巷景观特点 | 第40-41页 |
·街巷排水系统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5. 凤凰镇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 第43-61页 |
·建筑类型分析 | 第43-49页 |
·按使用功能分类 | 第43-47页 |
·按建筑空间布局分类 | 第47-49页 |
·建筑特征分析 | 第49-53页 |
·平面布局特征 | 第49-50页 |
·封火山墙 | 第50页 |
·天井院落 | 第50-51页 |
·碎石砌筑墙基 | 第51-52页 |
·灵活的排门 | 第52-53页 |
·建筑技术与形式 | 第53-54页 |
·建筑结构形式 | 第53-54页 |
·出檐 | 第54页 |
·墙体 | 第54页 |
·建筑艺术 | 第54-56页 |
·门窗隔扇 | 第55页 |
·屋脊装饰 | 第55-56页 |
·柱础装饰 | 第56页 |
·民居典型案例分析 | 第56-60页 |
·新春村660号 | 第56-57页 |
·新春村347号 | 第57-58页 |
·新春村365号 | 第58-59页 |
·新春村337号 | 第59页 |
·新春村233号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6. 凤凰镇的保护与发展构想 | 第61-71页 |
·凤凰镇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 第61-64页 |
·环境压力 | 第61页 |
·古镇历史面貌的破坏 | 第61-62页 |
·古建筑的损坏 | 第62-63页 |
·旅游开发的影响 | 第63-64页 |
·凤凰镇保护现状及保护价值分析 | 第64-66页 |
·现有保护措施 | 第64页 |
·凤凰镇古村落保护价值 | 第64-66页 |
·凤凰镇的保护构想 | 第66-69页 |
·保护原则 | 第66-67页 |
·保护内容 | 第67页 |
·保护层次 | 第67-68页 |
·保护措施 | 第68-69页 |
·凤凰镇的发展构想 | 第69-71页 |
·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 第69-70页 |
·旅游业影响下的产业经济 | 第70-71页 |
7. 结语 | 第71-7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图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