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双辊冷却低过热度浇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场温度场耦合数值模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连铸技术第14-15页
   ·低过热度浇铸工艺第15-18页
     ·低过热度浇铸对铸坯质量的影响第15-16页
     ·国内外低过热度浇注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6-18页
   ·铸坯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第18-1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2页
     ·课题的提出第19-21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1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第22-44页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第22-25页
     ·流体的基本性质第22-23页
     ·粘性流体的传输性质第23-25页
   ·凝固传热的基本理论第25-29页
     ·凝固传导过程第25页
     ·傅立叶定律第25-26页
     ·传热的基本方式第26-29页
   ·液态金属的凝固第29-33页
     ·液态金属的性质第29-30页
     ·液态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第30-32页
     ·凝固过程结晶潜热的处理第32-33页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33-35页
     ·质量守恒方程第33-34页
     ·动量守恒方程第34-35页
     ·能量守恒方程第35页
   ·湍流第35-37页
     ·湍流运动方程第36页
     ·湍流模型第36-37页
   ·计算区域与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第37-44页
     ·空间区域的离散化第37-38页
     ·方程的离散化第38-40页
     ·交错网格第40页
     ·流场计算的方法第40-41页
     ·FLUENT 软件简介第41-44页
第三章 方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场温度场耦合数值模拟第44-56页
   ·数学模型第44-46页
     ·控制方程第44-45页
     ·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假设条件第46页
     ·边界条件第46页
   ·低过热度浇铸方坯时结晶器内钢水各场的分析第46-52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的分析第47-48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温度场的分析第48-50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凝固场的分析第50-52页
   ·低过热度浇铸和浸入式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各场的比较第52-56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的比较第52-53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钢水温度场的比较第53-54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钢水凝固场的比较第54-56页
第四章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场温度场耦合数值模拟第56-72页
   ·数学模型第56-57页
     ·控制方程第56页
     ·模型的建立第56-57页
     ·假设条件第57页
     ·边界条件第57页
   ·低过热度浇铸薄板坯时结晶器内钢水各场的分析第57-63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的比较第57-59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温度场的比较第59-62页
     ·不同拉速下结晶器内钢水凝固场的比较第62-63页
   ·浸入式水口浇铸薄板坯时结晶器内各场的比较第63-67页
     ·浸入式双侧孔水口和三孔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的比较第64-65页
     ·浸入式双侧孔水口和三孔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钢水温度场的比较第65-66页
     ·浸入式双侧孔水口和三孔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钢水凝固场的比较第66-67页
   ·低过热度浇铸与浸入式三孔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各场的比较第67-72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流场的比较第67-68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温度场的比较第68-69页
     ·不同浇铸方式下结晶器内凝固场的比较第69-72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72-77页
   ·可行性分析第72-73页
     ·实验方案的确定第72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2-7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3-77页
     ·试样低倍组织的分析第73-75页
     ·试样力学性能分析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第77-79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7-78页
   ·本项目下一步的设想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炼钢连铸热轧生产调度模型及数据库的设计
下一篇:带材辊式矫直过程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