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根系分区灌水的提出 | 第13-14页 |
·APRI 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第14-16页 |
·根系分区灌水的生理基础 | 第16-21页 |
·水分胁迫与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水分胁迫与抗氧化酶代谢 | 第16-18页 |
·根系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ABA变化 | 第18-19页 |
·ABA与植物气孔运动的关系 | 第19页 |
·根系干湿交替灌水与ABA的维持 | 第19-20页 |
·气孔运动与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20-21页 |
·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影响研究的动态 | 第21-23页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 第21-23页 |
·内部因素 | 第21-22页 |
·外部因素 | 第22-23页 |
·根系分区灌溉在果树上的研究 | 第23-25页 |
·根系分区灌水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根系分区灌水对果树水分状态指标的影响 | 第24页 |
·根系分区灌水对果树产量及果实质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根系分区灌水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概况 | 第28页 |
·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9页 |
·草莓叶片、根系干物质含量、含水量、生长量测定 | 第29页 |
·产量的测定 | 第29页 |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氮蓝四唑(NBT)法 | 第29-30页 |
·OD(过氧化物酶)的测定——愈创木酚法 | 第30页 |
·CAT(过氧化氢酶) | 第30页 |
·MDA(丙二醛)测定 | 第30-31页 |
·可溶性蛋白测定——考马斯亮兰 G-250 染色法 | 第3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32-40页 |
·过氧化氢酶(CAT)对 APRI 处理的响应 | 第32-33页 |
·APRI 处理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APRI 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过氧化物酶(POD)对 APRI 处理的响应 | 第35-36页 |
·可溶性蛋白对APRI处理的响应 | 第36-37页 |
·APRI 处理时间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7页 |
·Ci/Ca 对 APRI 处理的响应 | 第37-38页 |
·APRI 处理对草莓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38页 |
·APRI 处理对草莓各部分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APRI 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和节水效果 | 第39-40页 |
·APRI 处理过程中对草莓生长过程中保护酶系统的动态 | 第40-4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过氧化物酶对(POD)APRI 处理的反应 | 第41-42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2-44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44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APRI 处理过程中剪除干旱根系后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45-48页 |
·对草莓根系含水量的影响 | 第46页 |
·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6页 |
·对草莓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46页 |
·对 Ci/Ca 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草莓叶片水势的影响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APRI 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要点 | 第48-50页 |
·APRI 处理对草莓内部CAT,SOD,POD 活性和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APRI 对 CAT 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APRI 对SOD 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APRI 对MDA 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APRI 对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APRI 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1页 |
·APRI 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