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1. 引言 | 第15-24页 |
·甜菜碱的合成途径 | 第15-16页 |
·甜菜碱的生理功能 | 第16-20页 |
·渗透调节功能 | 第16-17页 |
·非渗透调节功能 | 第17-20页 |
·对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 第17-18页 |
·对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 第18页 |
·对生物膜及膜蛋白的保护作用 | 第18-19页 |
·影响其它相容性物质在植株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 第19页 |
·甜菜碱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9-20页 |
·甜菜碱的应用 | 第20-22页 |
·外源甜菜碱研究的应用 | 第20-21页 |
·甜菜碱基因工程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材料培养和低温胁迫处理 | 第24页 |
·指标测定 | 第24-29页 |
·甜菜碱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MDA 含量和电解质外渗量 | 第25页 |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25页 |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测定 | 第25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 | 第25页 |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质膜的提取和纯化 | 第26页 |
·PM H~+-ATPase 活性测定 | 第26页 |
·PM 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26-27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7页 |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叶绿体的制备 | 第27页 |
·类囊体 Ca~(2+)-ATPase、Mg~(2+)-ATPase 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Hill 反应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类囊体膜极性脂的提取和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28-29页 |
·极性脂的提取与分析 | 第28页 |
·叶绿素浓度的测定 | 第28页 |
·极性脂分离 | 第28-29页 |
·脂类的甲酯化 | 第29页 |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9页 |
·过量积累甜菜碱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质膜的保护作用 | 第30-38页 |
·过量表达 BADH 基因对小麦叶片甜菜碱、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30-31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株系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株系小麦叶片质膜 H~+-ATPase 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质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第36-38页 |
·过量积累甜菜碱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类囊体膜功能的保护作用 | 第38-49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小麦株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9-41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Hill 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类囊体膜 Ca~(2+)-ATPase 和 Mg~(2+)-ATPase 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低温胁迫对小麦类囊体膜类脂组分及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影响 | 第43-49页 |
4. 讨论 | 第49-57页 |
·过量表达BADH 基因提高了小麦叶片甜菜碱的积累量 | 第49-50页 |
·过量积累甜菜碱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质膜的保护作用 | 第50-53页 |
·过量积累甜菜碱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 第53-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