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背景 | 第9-12页 |
·温室气体 | 第9-10页 |
·国际组织解决气候问题的历程 | 第10-12页 |
·清洁发展机制的确立和意义 | 第12-14页 |
·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确立 | 第12-13页 |
·清洁发展机制的意义 | 第13-14页 |
·我国CDM项目发展情况 | 第14-15页 |
·我国成功注册的CDM项目及其减排量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 第14-15页 |
·中国已经在EB成功注册的项目范围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CDM项目简介 | 第17-25页 |
·CDM项目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CDM体制框架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CDM项目实施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CDM项目参与机构 | 第18-19页 |
·CDM项目的实施方法 | 第19-23页 |
·CDM项目周期 | 第19-20页 |
·CDM项目设计和描述 | 第20-22页 |
·CDM项目的批准 | 第22-23页 |
·CDM项目存在的风险 | 第23-25页 |
·审批程序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 第23页 |
·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 第23-25页 |
第三章:CDM方法学理论 | 第25-34页 |
·CDM方法学概述 | 第25页 |
·基准线 | 第25-28页 |
·基准线的概念 | 第25-26页 |
·建立项目基准线的方法学 | 第26-27页 |
·基准线的技术应用 | 第27-28页 |
·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额外性准则及评价方法 | 第28-30页 |
·额外性准则 | 第28-29页 |
·额外性的评价 | 第29-30页 |
·项目边界和泄露 | 第30-32页 |
·项目边界的确定 | 第30-31页 |
·项目泄露 | 第31-32页 |
·监测方法学 | 第32-33页 |
·项目减排量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第四章:云南省潜在CDM项目的研究 | 第34-67页 |
·云南省CDM项目的开发现状 | 第34-38页 |
·CDM项目涉及的相关能源行业 | 第34-36页 |
·方法学已获批准的CDM项目类型 | 第36-37页 |
·云南可以开展CDM项目的行业评析 | 第37-38页 |
·云南省电网边际和电力因子的介绍 | 第38-43页 |
·区域电网划分 | 第38-39页 |
·电网排放因子 | 第39-42页 |
·云南电网现状及运行特点 | 第42-43页 |
·可再生能源行业 | 第43-52页 |
·水电 | 第43-45页 |
·风力发电CDM项目潜力分析 | 第45-49页 |
·太阳能 | 第49-52页 |
·工业行业 | 第52-57页 |
·冶金行业 | 第53-54页 |
·化工行业 | 第54-55页 |
·硝酸工业 | 第55-56页 |
·水泥行业 | 第56-57页 |
·煤层气开发利用CDM项目潜力分析 | 第57-58页 |
·生物质能发电CDM项目潜力分析 | 第58-63页 |
·沼气 | 第59页 |
·垃圾填埋气 | 第59-61页 |
·甘蔗渣发电 | 第61-63页 |
·林业CDM固碳项目潜力分析 | 第63-67页 |
·碳汇项目概述 | 第63-64页 |
·现阶段的林业CDM项目内容 | 第64-65页 |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65-67页 |
第五章 云南CDM项目适用的方法学研究 | 第67-85页 |
·可再生能源CDM项目适用的方法学 | 第67-70页 |
·ACM0002在水电项目上的应用 | 第67-68页 |
·ACM0002的项目边界 | 第68-69页 |
·ACM0002的电网排放因子 | 第69-70页 |
·ACM0002的监测、额外性及其在云南的适用性分析 | 第70页 |
·云南工业行业可应用的方法学 | 第70-75页 |
·冶金和化工行业可应用的CDM方法学:ACM0012 | 第70-72页 |
·硝酸工业方法学应用 | 第72-73页 |
·水泥厂可应用的CDM方法学 | 第73-75页 |
·煤层气CDM项目适用的方法学 | 第75-76页 |
·煤层气方法学的适用范围 | 第75页 |
·基准线的设定 | 第75-76页 |
·生物质能发电CDM项目潜力分析 | 第76-82页 |
·垃圾填埋气CDM项目适用的方法学 | 第76-81页 |
·甘蔗渣发电项目的方法学 | 第81-82页 |
·碳汇项目的方法学 | 第82-85页 |
·碳汇项目方法学现状 | 第82页 |
·碳汇项目及其方法学中几个特别受到关注的问题 | 第82-85页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85-97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 第85-93页 |
·确定评价目标,明确方案评价的准则 | 第85-87页 |
·权重的标度与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87-89页 |
·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 | 第89-93页 |
·分析结论 | 第93-96页 |
·指标体系分析 | 第93页 |
·AHP结果分析、本文结论与创新 | 第93-96页 |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附件一:部分温室气体GWP值 | 第103-104页 |
附件二:本文部分符号的含义 | 第104-105页 |
附件三:以被开发和批准的方法学 | 第105-108页 |
附件四:调查问卷 | 第108-111页 |
附件五:CDM项目评价方案结构图及AHP软件统计结果 | 第111-114页 |
附件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文件表格(CDMPDD) | 第114-125页 |
附件七: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