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蓄能技术论文

热泵耦合反季节储能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热泵耦合反季节储能技术第8-9页
   ·国内外含水层储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9-1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本章小结第11-12页
第二章 ATES 技术及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第12-24页
   ·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第12-15页
     ·含水层可用于储能的特殊结构第12-13页
     ·储能原理第13-14页
     ·含水层储能的类型第14-15页
   ·ATES 技术的关键问题第15-16页
   ·水文地质参数第16-18页
     ·岩体渗透系数和渗透率第16-17页
     ·孔隙度和储水率第17页
     ·弥散系数及弥散度第17-18页
     ·体积比热容第18页
     ·压缩系数第18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8-23页
     ·地下水流控制方程第19-20页
     ·热运移控制方程第20-21页
     ·扩展系统方程第21-22页
     ·联立方程第22页
     ·数值方法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对井抽灌储能系统研究第24-40页
   ·储能试验研究第24-30页
     ·储能试验系统第24-27页
     ·水文地质情况及储能井参数第27-28页
     ·测试数据及分析第28-30页
   ·对井抽灌地下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分析第30-37页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第30-31页
     ·模拟软件介绍第31-32页
     ·采灌井温度模拟第32-34页
     ·储能区的地温场模拟计算结果第34-37页
   ·对井抽灌储能系统地温场的预测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不同因素对储能场的影响分析第40-51页
   ·井距对储能场的影响第40-44页
   ·地下水动力场对储能的影响第44-47页
   ·含水层岩石特性对储能场的影响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储能与节能效果分析第51-62页
   ·系统储能率的定义和计算第51-55页
     ·储冷率的计算及储冷效果分析第52-54页
     ·储热率的计算及储热效果分析第54-55页
   ·热泵效率及系统节能性分析第55-61页
     ·热泵效率的计算第55-57页
     ·热泵效率对比分析第57-59页
     ·热泵耦合储能系统节能性分析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页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主要符号表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高温热泵工质理论与实验循环性能研究
下一篇:供热二次网经济设计温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