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
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1 玉米穗上叶片数研究概述 | 第8-12页 |
1.1.1 穗上多叶型玉米的应用 | 第8页 |
1.1.2 穗上叶片数对玉米产量的作用 | 第8-10页 |
1.1.3 穗上叶片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第10-11页 |
1.1.4 玉米穗上叶片数的遗传特性 | 第11页 |
1.1.5 玉米穗上叶片数的基因定位 | 第11-12页 |
1.2 DNA分子标记种类 | 第12-13页 |
1.2.1 SSR标记 | 第12-13页 |
1.2.2 InDel标记 | 第13页 |
1.2.3 SNP标记 | 第13页 |
1.3 基因定位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1 图位克隆 | 第13-14页 |
1.3.2 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第14页 |
1.3.3 基于BSA高通量测序定位 | 第14页 |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4-16页 |
3.1.1 材料来源 | 第14-16页 |
3.1.2 田间试验 | 第16页 |
3.2 DNA提取 | 第16-17页 |
3.3 引物筛选与合成 | 第17页 |
3.4 DNA的扩增与检测 | 第17-19页 |
3.4.1 DNA的变性 | 第17页 |
3.4.2 DNA的扩增 | 第17-18页 |
3.4.3 扩增产物的电泳 | 第18-19页 |
3.5 田间表型数据采集 | 第19页 |
3.6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3.7 定位方法 | 第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4.1 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 | 第20-24页 |
4.1.1 不同世代穗上叶片数变异分析 | 第20-21页 |
4.1.2 不同世代株型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 第21-22页 |
4.1.3 穗上叶片数及株型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第22-23页 |
4.1.4 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4.1.5 穗上叶片数在三个群体的方差分析 | 第24页 |
4.2 玉米穗上叶片数基因定位 | 第24-27页 |
4.2.1 穗上叶片数在各世代的分布 | 第24-25页 |
4.2.2 玉米穗上叶片数基因定位 | 第25-26页 |
4.2.3 候选区间的缩小和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26-27页 |
5 讨论 | 第27-30页 |
5.1 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 | 第27-28页 |
5.2 穗上叶片数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28页 |
5.3 BSA测序法的优缺点 | 第28-29页 |
5.4 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基础 | 第29页 |
5.5 穗上叶片数的应用展望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英文摘要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