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式GIS的黄河流域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论文研究相关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依托项目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实现方法、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设计与实现方法 | 第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二次开发技术方法 | 第15-26页 |
| ·GIS 发展概要 | 第15-18页 |
| ·GIS 简介 | 第15-16页 |
| ·GIS 技术发展状况 | 第16页 |
| ·应用型GIS 的开发模式 | 第16-17页 |
| ·三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 第17页 |
| ·GIS 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组件式GIS | 第18-20页 |
| ·组件式GIS 概述 | 第18-19页 |
| ·GIS 技术的发展 | 第19-20页 |
| ·组件式GIS 的特点 | 第20页 |
| ·ARCOBJECTS 二次开发 | 第20-24页 |
| ·ArcObjects 简介 | 第20-22页 |
| ·利用ArcObjects 的开发 | 第22-23页 |
| ·ArcObjects 的功能和特点 | 第23-24页 |
| ·COM 技术支持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黄河流域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26-33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29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 ·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第28-29页 |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 ·系统开发 | 第30-33页 |
| ·开发语言 | 第30-31页 |
| ·开发环境 | 第31页 |
| ·引用的组件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主要模块实现 | 第33-51页 |
| ·系统界面 | 第33-34页 |
|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第34-51页 |
| ·数据视图模块功能 | 第34-44页 |
| ·版面设计功能 | 第44-48页 |
| ·信息输出模块 | 第48-49页 |
| ·帮助模块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系统试运行与应用分析 | 第51-55页 |
| ·系统实现 | 第51-52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51页 |
| ·系统功能评价 | 第51-52页 |
| ·系统应用分析 | 第52-5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52-53页 |
| ·系统建立与应用 | 第53页 |
| ·系统总体评价 | 第53-54页 |
| ·功能模块完善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 | 第61-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