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临床研究第10-27页
 一、研究对象第10-11页
  (一) 病例来源第10页
  (二) 治疗范围第10页
  (三) 诊断标准第10-11页
 二、临床病例标准第11-12页
  (一) 纳入标准第11页
  (二) 排除标准第11-12页
  (三) 剔除病例标准第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 随机分组第12页
  (二) 治疗方法第12页
  (三) 观察方法第12-13页
 四、疗效评定标准第13-17页
  (一) 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第13-14页
  (二)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第14页
  (三) 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第14页
  (四)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第14页
  (五) 中医症状单项记分标准第14-17页
  (六) 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判定标准第17页
 五、统计学方法第17页
 六、一般资料分析第17-20页
  (一) 年龄分布比较第17-18页
  (二) 性别分布比较第18页
  (三) 职业分布情况第18页
  (四) 病程情况比较第18页
  (五) 危险情况比较第18-19页
  (六)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比较第19页
  (七)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型比较第19页
  (八) 舌质、舌苔、脉象比较第19-20页
 七、研究结果第20-27页
  (一) 硝酸酯类药物消耗量及停减率第20页
  (二) 心电图疗效第20页
  (三) 中医症状疗效第20-22页
  (四) 对血压的影响第22页
  (五) 对血脂的影响第22-23页
  (六) 对心功能的影响第23-24页
  (七) 对血小板活化分子 CD62p、CD63 的影响第24页
  (八) 对 SOD、NO 的影响第24-25页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第25页
  (十) 安全性观测第25-26页
  (十一) 不良反应第26-27页
实验研究第27-45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一) 实验动物及来源第27页
  (二)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7页
  (三) 实验药品第27页
  (四) 实验分组及方法第27-28页
  (五) 统计学方法第28页
 二、实验研究结果第28-31页
  (一)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第28-29页
  (二)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OD、MDA 的影响第29页
  (三)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TXB_2、ET 的影响第29-30页
  (四)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CD62p、CD63 的影响第30-31页
 讨论第31页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西医研究概况第31-32页
 二、UA 的病因病机探讨第32-34页
  (一) 气滞痰瘀互阻是UA 的重要病机第33-34页
  (二) 心络受损是UA 的重要病理改变第34页
 三、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重要治法第34页
 四、舒心活络饮方药分析和现代药理研究第34-40页
  (一) 方药分析第34-37页
  (二) 现代药理研究第37-40页
 五、舒心活络饮研究结果分析第40-45页
  (一) 临床疗效分析第40-41页
  (二)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第41页
  (三) 心电图疗效分析第41-42页
  (四) 降压,降脂,改善心功能疗效分析第42页
  (五)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第42-43页
  (六) 对 CD62p、CD63 水平的影响第43页
  (七) 对 NO、SOD、MDA 的影响第43-44页
  (八) 对 ET、TXB_2的影响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查新报告第50-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谢综合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及病机分析
下一篇:面神经麻痹预后因素的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