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 ·我国规范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思路 | 第12页 |
| ·我国规范抗震能力设计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单自由度R-μ-T关系的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 ·多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关系的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2 中国抗震规范中R-μ关系的讨论 | 第21-29页 |
| ·R-μ关系 | 第21-22页 |
| ·R-μ关系在各国规范中的体现 | 第22-24页 |
| ·对中国抗震规范R-μ关系的讨论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采用Pushover方法进行框架结构R-μ关系的分析 | 第29-64页 |
| ·Pushover分析原理概述 | 第29页 |
| ·确定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荷载-位移曲线图 | 第29-31页 |
| ·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 | 第31页 |
| ·能力谱方法理论推导 | 第31-38页 |
| ·把荷载-位移曲线转化为能力谱 | 第32-33页 |
| ·把加速度反应谱转化为ADRS需求谱 | 第33-34页 |
| ·建立用双折线表示的能力谱 | 第34-35页 |
| ·估计阻尼 | 第35-36页 |
| ·谱折减系数 | 第36-37页 |
| ·建立需求谱 | 第37-38页 |
| ·能力谱和需求谱的交点 | 第38页 |
| ·算例概述 | 第38-39页 |
| ·中国抗震规范算例分析 | 第39-54页 |
| ·9度区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39-42页 |
| ·8度区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42-47页 |
| ·7度区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47-51页 |
| ·整体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1-54页 |
| ·美国UBC97抗震规范算例分析 | 第54-61页 |
| ·R=8.5时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5-56页 |
| ·R=5.5时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6-58页 |
| ·R=3.5时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8-59页 |
| ·整体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9-61页 |
| ·中美抗震规范算例比较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4 结论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进一步需要作的工作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