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介孔钴基催化剂的构建及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概述第10-11页
     ·介孔材料第10页
     ·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0-11页
   ·燃料电池及氢源第11-14页
     ·燃料电池概述第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2-13页
     ·氢源第13-14页
   ·CO优先氧化(PROX)催化剂现况第14-18页
     ·CO PROX催化剂应具备的性能第14页
     ·贵金属催化剂第14-15页
     ·金催化剂第15-16页
     ·Cu基催化剂第16-18页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论文选题依据第18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实验部分第20-25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0-21页
     ·实验药品第20页
     ·实验仪器第20-21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21-22页
     ·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载钻催化剂的制备第21页
     ·介孔Ce-Mn复合氧化物载钴催化剂的制备第21-22页
     ·介孔钴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第22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22-23页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BET)第22页
     ·粉末X射线衍射(XRD)第2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SEM)第22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第22-23页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3页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3页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第23-25页
     ·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第23-24页
     ·转化率及选择性的计算第24-25页
3 介孔Co基催化剂的构建、优化及CO优先氧化催化行为研究第25-63页
   ·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载钴催化剂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第25-36页
     ·结构导向剂(SDA)的影响第25-30页
     ·Ce/(Ce+Zr)原子比的影响第30-32页
     ·氧化钴载量的影响第32-35页
     ·H_2O和CO_2的影响第35-36页
     ·小结第36页
   ·新型Ce-Mn介孔复合氧化物载钴催化剂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6-50页
     ·Ce-M-O载体中M金属类型的影响第36-42页
     ·Ce/(Ce+Mn)原子比的影响第42-46页
     ·Co_3O_4载量的影响第46-49页
     ·原料气中的H_2O和CO_2的影响第49-50页
     ·小结第50页
   ·介孔钴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第50-63页
     ·Co-Ce-Zr-O催化剂中Co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0-55页
     ·Mn的添加对Co-Ce-Zr-O催化剂的影响第55-60页
     ·H_2O和CO_2对催化剂的影响第60-61页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CM-48介孔分子筛的功能化及膜的制备
下一篇:SalenCo(Ⅲ)-X与季铵盐催化CO2与环氧烷烃环加成反应机理研究